基隆德和社區推廣防跌計劃 5年爲千名長者安裝扶手
基隆市中山區德和社區關懷據點5年前發起「防跌守護計劃」,號召水電專業志工團隊爲行動不便長者免費安裝扶手、止滑墊,至今已有超過1300名長者受惠。(翻攝自洪圓明臉書/徐佑升基隆傳真)
基隆市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佔全市總人口21%,其中不少年長者因半夜如廁、浴室溼滑或燈光不足,不慎跌倒受傷。基隆市中山區德和社區關懷據點自5年前發起「防跌守護計劃」,號召具有水電專業的志工團隊,爲行動不便的長者、身心障礙者免費安裝扶手、感應式燈具及止滑墊,讓家中環境更安全。至今已有超過1300名長者受惠。
德和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基隆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促進會理事長洪圓明指出,去年社區內一名70多歲長者,半夜起牀如廁時,因燈光昏暗加上腿腳無力,不慎摔倒在浴室內,所幸家人及時發現送醫,住院多時才康復。
事後社區志工團到該名長者家中,在臥室與浴室安裝扶手,讓他起牀、如廁時有支撐點,長者直呼「扶手真的很好用」,現在上廁所放心很多。
洪圓明表示,訪視過程中發現,長者跌倒的主因,除了地面溼滑,還包括血壓過低、燈光不足等問題。尤其獨居長者若跌倒,家中又無人能及時協助,恐釀嚴重後果。因此,社區發展協會集結水電專長的志工,提供免費安裝服務,降低長者跌倒風險。
洪圓明長年從事水電相關工作,深知許多家庭因經濟考量,未安裝必要的安全設施,因此號召志工組成防跌團隊,免費爲有需求的長者、身心障礙者安裝扶手與止滑墊。計劃初期,一年內安裝了100多組扶手,隨着參與人數增加,目前累計協助1300多位長者改善家中環境。許多受惠長者都表示真的很實用,也更安心。
目前志工團隊已將扶手安裝範圍擴展至浴室、樓梯、走廊等處,並針對高風險長者住家增設感應式燈具,確保夜間起身時有足夠照明。計劃推動至今,不僅獲得長者家庭好評,也吸引更多志工響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爲長者打造更安全的居住環境。
隨着基隆市邁入超高齡社會,社區關懷據點的角色更顯重要,除了協助長者維護居家安全,透過活動促進社交、提升健康意識,更能成爲銀髮族生活中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