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攜東北亞資源與創新成果亮相第十五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深化區域合作共繪振興藍圖

八月的長春,萬木蔥蘢,八方客至。第十五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如期而至,不僅成爲一場經貿合作的盛會,更化身一張全面呈現吉林振興脈動的“金色名片”。吉林省多個市州、國家級新區、科研平臺及企業集團齊聚於此,共話合作、共謀發展,展現出一個資源稟賦獨特、創新動能澎湃、開放意識強烈的新吉林。

資源稟賦,鑄就發展底氣

吉林的優勢,深植於其得天獨厚的生態與物產之中。

東部長白山腹地,白山市憑藉“一山兩江”的頂級生態資源,正大力發展冰雪旅遊、人蔘精深加工、綠色飲品和清潔能源產業。這裡是“世界黃金水源帶”,農夫山泉、泉陽泉等企業在此建立數十條生產線;這裡坐擁亞洲最大的人蔘交易市場,“長白山人蔘”品牌依託科技與文化的雙輪驅動,加速走向國際。

與此同時,通化醫藥高新區作爲全國稀缺的“醫藥”冠名國家級高新區,匯聚了修正、東寶等龍頭藥企,形成了從種植、研發到生產的完整產業鏈,並在張伯禮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平臺助力下,不斷向創新藥、特醫食品等價值鏈高端攀升。

產業新局,激活振興動能

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在於敢於打破傳統、重塑優勢。

長春市作爲全省發展的“雙引擎”之一,正全力構建“3轉4強7新”現代化產業體系。從“新中國汽車搖籃”到“航天信息重鎮”,從紅旗整車到“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在軌百星……長春不僅夯實了製造業根基,更在生物醫藥、科創服務等新領域開闢廣闊空間。規劃建設中的永春現代生物醫藥城和北湖未來科學城,正成爲吸引人才、匯聚項目、激發創新的新高地。

其重要組成部分——長春新區,則以國家級新區的使命擔當,聚焦生物醫藥、光電信息、新能源汽車等賽道,匯聚百克生物、金賽藥業、長光衛星等創新型企業,成爲吉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示範區。

在轉型浪潮中,遼源市以“四維賦能”書寫着自己的答卷:從“中國棉襪之都”的智能製造升級,到投資286億元的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零碳項目落地,這座昔日的資源型城市,正以民營經濟爲特色,加速邁向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開放前沿,結東北亞與世界

吉林的視野,始終面向東北亞、望向全世界。

在“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最前沿,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憑藉連接中、俄、朝的四大一類口岸,以及綜合保稅區、互市貿易區等多項國家級開放政策,正全力打造億噸級國際貿易走廊和千億級海產市場。這裡不僅是國際物流的樞紐,更是投資創業的熱土,一批專業化園區正虛位以待,迎接全球合作伙伴。

浙江省國際經濟博覽中心(浙江省對外貿易服務中心)在東北亞博覽會推介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該博覽會是中國唯一以數字貿易爲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專業型展會。

創新驅動,奠定未來之基

科技的突破,是吉林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攜高端聚烯烴催化劑、稀土橡膠、固態電池等多項“卡脖子”技術成果亮相,其科技實力從實驗室邁向生產線,有力支撐着國家戰略材料的安全與自主可控。

而在商業航天與高端製造領域,長光辰譜公司自主研發的“像元級馬賽克成像光譜儀”,實現了光譜技術的重要突破,可廣泛應用於農業、環保、防災等領域,是“吉林智造”走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

共赴未來,共享機遇

展會的意義,終將歸於合作與共贏。

東北亞博覽會期間,吉林省不僅系統推介了長白山人蔘產業的千億級發展規劃與全產業鏈佈局,還對接了浙江省主辦的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

一個更加開放、自信、創新的吉林,正張開雙臂。它邀請全球投資者,在這片充滿希望的黑土地上,共同播種、一道成長,攜手繪就互利共贏的嶄新篇章。

來源:吉林省商務廳

初審:王偉光

複審:曲翱

終審:陳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