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桂生悅:沒有算力、數據、模型的自動駕駛是“空中樓閣”

2025年中國車市以自主品牌開“卷”全民智駕拉開帷幕。

“中國(車企)關於自動駕駛的各種事件層出不窮,特別是說自己引領和普及智駕的聲音之大,足以讓廣大的消費者或是感到興奮,或是感到疑惑,這種情緒也已經傳遞到了資本市場。”近日,在吉利汽車2024年財報溝通會上,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迴應了其對於這場全民智駕競賽的看法。

他強調,吉利汽車對於自動駕駛的理念是,如果沒有大算力、大數據、大模型,汽車的智能化,特別是自動駕駛只能是“空中樓閣”。

3月20日,吉利汽車發佈了2024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吉利汽車總收入達2402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4%;歸母淨利潤166億元,同比上漲213%;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85億元,同比增長52%。

除了主要財務指標外,吉利汽車這份財報更值得關注的點在於其2024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佔比已經接近50%,去年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佔比近60%。隨着新能源汽車銷量規模的增長,吉利汽車新能源業務也在去年下半年打破了“燒錢”魔咒,開始全面盈利。

從中國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來看,2024年,零售滲透率已經達到47.6%,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連續5個月超過了50%。在中國新能源滲透率超過50%的時間節點上,自主品牌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爭奪開始轉向下半場的智能化。

今年春節假期後不久,2月9日,搶在比亞迪前一天,長安汽車正式發佈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2.0”計劃,打響全民智駕第一槍;2月10日,比亞迪發佈“天神之眼”,喊出“智駕平權”的口號,將這場智駕競賽熱度拉到頂峰。3月份,吉利汽車也跟進發布了統一的智駕解決方案——“千里浩瀚”。

除此之外,藉助華爲的智能化能力的車企也越來越多,上汽集團宣佈與華爲達成合作,要聯手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車;寶馬中國也宣佈與華爲已達成合作協議。據不完全統計,與華爲合作的車企已超20家,合作模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包括升級版的HI模式和智選車模式,合作內容更是覆蓋了從研發到銷售的全產業鏈。

桂生悅稱,在過去幾年自動駕駛在中國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各個車企對待自動駕駛有不同的方式,有些車企是以全棧自研爲主,有些車企是以社會化合作爲主。而吉利汽車一直堅持,所有的智駕必須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而大模型、高算力、大數據可以爲其提供有效保障。

所以與比亞迪和長安汽車不同的是,吉利汽車的“千里浩瀚”方案強調了AI在智駕中的重要性。所謂的“千里浩瀚”的“千里”其實是代表千里科技的通用大模型和算力,“浩瀚”是吉利自研的智駕能力。

吉利控股集團首席智駕科學家陳奇曾向記者表示,智駕技術快速迭代的核心在算力、算法和數據,而吉利已經擁有23.5 EFLOPS算力,750萬輛車、100億公里的行駛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