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近停擺的美國際開發署再遭衝擊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楊 徵 本報記者 趙覺珵此前已經幾乎停擺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再次遭到人事衝擊。據美聯社24日報道,美國政府宣佈,自美國東部時間當天23時59分起,美國國際開發署在全球的“全部直接僱用人員”被安排“行政休假”,僅指定人員除外。同時,美國國際開發署約1600名美國本土員工將被解職。美媒分析稱,特朗普政府“快速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工作似乎已經推進到最後階段。美聯社援引美國國際開發署向其員工發送的通知稱,僅有負責關鍵任務職能的人員、核心領導層以及專門指定項目人員不受影響。通知還提及對於海外工作人員,美國國際開發署準備提供一項由機構資助、令駐海外人員自願參與的返程計劃。美聯社稱,在上述發給員工的通知中,美國國際開發署表示將啓動裁員程序,減少約2000個在美工作崗位。此後,該機構官網發佈了不同版本的通知,表示取消的崗位約爲1600個。在通知發佈後的幾個小時內,部分員工開始報告稱收到了即將被解僱的通知。本月4日,美國政府要求將美國國際開發署全球僱員從7日起“行政休假”,僅少數指定人員除外,並要求派駐海外的人員30天內返美。美聯社稱,在過去約一個月的時間裡,特朗普政府還關閉了美國國際開發署位於華盛頓的總部辦公室,並凍結了該機構負責的大量對外援助項目。英國廣播公司(BBC)稱,特朗普和美國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一直對美國的鉅額海外支出持批評態度。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美國國際開發署是特朗普“重整”聯邦機構首當其衝的目標之一,其政府多次強調要削減援外資金,並且“不浪費美國納稅人的錢”。半島電視臺稱,最新的“強制休假”與解僱措施是在美國法官近日爲特朗普政府推進其計劃掃清道路後採取的。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卡爾·尼科爾斯本月7日曾裁定,同意美國有關工會的請求,暫緩“行政休假”計劃和人員回國安排,暫緩令有效期截至14日。不過,他21日駁回了繼續暫緩令的請求,讓“特朗普政府可以繼續推進其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計劃”。除直接對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員工“開刀”外,特朗普政府近期的另一大舉措是要求各機構員工提交“週報”。當地時間22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根據總統特朗普的指示,所有聯邦僱員將很快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要求瞭解他們上週所做的事情,不回覆將被視爲辭職”。這種突如其來的要求遭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等主要聯邦機構的抵抗,它們均要求員工不要遵從馬斯克的要求。據美聯社報道,美國代理副國務卿蒂博爾·納吉通過電子郵件向國務院僱員表示,部門領導將代表員工做出迴應,“任何員工都沒有義務向部門指揮系統之外的人報告自己的活動”。美國國防部23日也在社交媒體發文,要求員工“暫停”迴應,理由是“國防部負責評估員工表現,評估將按自定程序進行”。國土安全部副部長阿萊斯也通過電子郵件告知員工,“目前不需要你們採取任何報告行動”,機構負責人將做出迴應。路透社稱,上述一些拒絕遵從馬斯克要求的機構負責人由特朗普任命,這些抵抗似乎顯示,特朗普政府關鍵人物與馬斯克關係“緊張”,或出現“裂痕”。美國《紐約時報》稱,這些機構負責人挑戰了特朗普賦予馬斯克對聯邦官僚機構進行重大改革的廣泛權力。美聯社23日稱,近期,政府僱員聯合會、美國國際開發署承包商和其他機構一直在發起訴訟,稱特朗普政府缺乏憲法賦予的權力,無法在未經國會批准的情況下取消獨立機構或國會資助的項目。“特朗普政府因馬斯克不受制約的權力而感到的不安正在增加”,《紐約時報》分析稱,這種不安從低級職員蔓延到一些內閣部長,他們已厭倦了不得不爲機構政策的具體細節進行辯護,也厭倦了不得不匆忙應對馬斯克引發的始料未及的爭議。除政府內部外,美國民主黨人甚至一些共和黨人都對馬斯克要求回覆郵件的舉動持批評態度。馬里蘭州民主黨參議員克里斯·範霍倫表示,毫無疑問,馬斯克採取的行動是“非法的”。美聯社援引共和黨籍參議員約翰·柯蒂斯的話稱,“ 如果我可以對埃隆·馬斯克說一句話,那就是,請抱有同情心。這些都是真實的人。這些都是真實的生活……我們必須殘忍地削減開支,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美媒稱,截至目前,儘管官方沒有公佈解僱或裁員的總數,但受影響的聯邦僱員可能已達數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