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特搜/拉美基金 價值漸浮現
今年拉丁美洲市場表現,除評價仍具吸引力外,財政體質與政治穩定性也正逐步漸漸改善,市場資金有移動跡象。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股今年以來表現穩健,但隨着AI概念股評價偏高,部分資金開始尋找具替代性、估值相對便宜的市場。市場專家指出,今年拉丁美洲市場表現,除評價仍具吸引力外,財政體質與政治穩定性也正逐步漸漸改善,市場資金有移動跡象。
PGIM保德信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觀察拉美市場目前本益比約落在八至九倍區間,明顯低於新興市場平均的13倍,ROE則可達15%以上,優於多數新興國家。她指出,儘管2025年拉美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僅約7%至8%,低於新興市場平均的11%,但2026年預期獲利有望回升至8%至12%,有望從去年穀底翻升。在拉美主要國家中,以巴西爲例,其經濟結構以內需爲主,出口佔GDP比重僅約15%,對美出口僅佔2%,主要出口對象爲中國,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相對有限;即使個別品項如紙漿等受豁免影響,當地股市波動亦有限。墨西哥雖然出口佔比高達20%,但受惠於美墨加協定,部分商品仍具關稅豁免空間,影響程度相對溫和。
PGIM保德信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記者蘇健忠/攝影
儘管當前已非「甜蜜買點」,且拉丁美洲市場仍面臨政治不穩與治安問題等挑戰,但就長線來看,江宜虔認爲,隨着赤字問題改善、政治風險下降,加上通膨受控、利率有望進一步下行,拉美市場仍處於復甦軌道。即便全球景氣放緩,只要未陷入衰退,資金動能仍可支撐當地股市表現,使得拉美市場評價有望逐漸上修。配置比重方面,全球投資組合中拉美佔比普遍偏低,仍具補漲與資金回補的潛力,有望吸引中長線資金佈局。
江宜虔表示,拉美市場仍被視爲折價市場,但若政治與財政狀況持續改善,市場自然會給予更高評價。她表示,與美國、歐洲或日本等市場相比,拉美市場仍屬波動性較高,但透過區間操作、掌握評價與獲利轉折點,仍具備驅動力。儘管美墨貿易關係仍面臨關稅不確定性,但由於墨西哥製造與勞動成本明顯低於美國,即便輸美產品課徵30%關稅,總成本仍具有競爭優勢。江宜虔表示,許多美國企業在考慮整體成本後,仍選擇於墨西哥設廠,特別是醫療器材、電子零組件與機械設備產業,都將持續推升當地製造量能。內需產業在拉美亦蓬勃發展,尤以電信、醫療、地產爲代表。以墨西哥電信產業爲例,由於市場競爭格局偏寡佔,加上用戶基數穩定、數位需求增加,龍頭企業營運穩健,成長空間可期。
地產方面則受惠於利率回落影響,過去高利環境壓抑借貸與購屋意願,隨着墨西哥已啓動降息、巴西也預期最快於明年首季啓動降息,房地產需求有望復甦。因此,房貸成本下降將刺激剛性需求,推動建商與地產股業績向上。醫療產業方面,在當地人均GDP雖不及已開發市場,但隨工資穩定成長、基本醫療需求尚未被充分滿足,仍具中長期上行潛力可期。除傳統內需產業外,拉美金融科技(Fintech)也已形成獨特生態系,特別是在巴西與墨西哥,數位支付與線上金融普及率逐年提升,許多銀行與新創公司投入金融數位轉型,帶動整體金融產業進步。
操作心法
儘管短線面臨美國關稅、毒品與移民議題等外部風險,加上拉美部分地區仍有薪資上漲壓力,可能影響企業獲利與通膨控制。但目前墨西哥已開始降息,巴西亦可望於年底啓動寬鬆,通膨可控下,貨幣政策迴旋空間大,對股市形成支撐。
內需產業在拉美蓬勃發展,尤以電信、醫療、地產爲代表。除傳統內需產業外,拉美金融科技(Fintech)也已形成獨特生態系,金融科技發展並不亞於亞洲市場。(崔馨方)
投資小叮嚀
拉美市場在產業轉型、內需驅動與政治體質改善下,逐步擺脫過去不穩印象。即便目前已非低點甜蜜區間,但因全球資金配置中拉美佔比仍低於2%,仍具補漲空間。若能掌握成長評價交會點,並採取中長線思維,拉美市場仍是一塊值得關注的拼圖。
留意綜合評估公司成長性、評價面以及股價波動,避免單純追求成長而忽視估值風險。(崔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