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捷購車經費 暴增至170億
桃園捷運公司於青埔機廠舉辦2025年新進人員勉勵活動,市長張善政(前排右三)親自出席勉勵,期許3年內員工薪資水準追上雙北捷運,展現市府對人才培育與留任的重視。(姜霏攝)
桃園機場捷運運量逐年攀升,張市府上任喊出要採購10列車,原預估60億元,豈料因舊號誌停產無法相容,購車經費暴增至170億元而卡關,市長張善政直言「機場捷運」(機捷)過去就是中央招標施工,將來第三航廈啓用,中央有必要因應國家新政策共同分擔責任,會跟鐵道局一起努力。
市議員黃敬平表示,桃園捷運公司(桃捷)去年3月與交通部達成協議,計劃添購6列直達車與4列普通車,總經費60億元由地方、中央平均分攤,豈料車載號誌系統廠商遭西門子併購,部分零件已停產,新舊無法相容下,得全面升級號誌系統,光號誌更新費用就高達110億元,使得整體升級與購車總經費逼近170億元,恐壓垮桃園財政。
「西門子把桃園市政府當盤子嗎?」黃敬平說,臺北捷運採購7列車,號誌系統只要4000萬元,桃園竟要110億元,根本坐地起價,直指機捷因運量提升,已面臨「載不動、調不快、等很久」3大困境,如今購車受阻恐雪上加霜,強調機捷屬國家級基礎建設,不該由市民單方面承擔「國門工程」龐大財政壓力,呼籲中央正視機捷定位與需求,儘速啓動補助機制。
張善政坦言,170億元太過龐大,中央也不願意埋單,直言機捷過去就是中央招標施工,將來第三航廈啓用,中央有必要因應國家新政策共同分擔機捷責任,會跟鐵道局一起努力,他也透露桃園軌道建設齊發,中央建議可整合要開發的捷運路網和西門子協商,降低成本。
他強調,已與桃捷公司多次開會,盤點後,零組件可再用25年,現有車廂可用20年,現階段會先優化營運模式,針對運量密集區域增開區間加班車因應。
此外,張善政也表示,桃捷去年度盈餘達5.23億元,較前年大幅成長,平均日運量也提升至11萬4472人次。早在2022年桃捷提出薪資調整需求時,即表達支持,除比照公務員基本調薪幅度外,應再額外提高。
去年已針對7類基層職務調薪5%,其餘職類調薪4%;今年再調薪4%,調幅優於一般公務員,另大夜班夜點費從原本300元調升至400元,常年夜班從450元提高至470元,逐步改善輪班條件,期許3年內薪資水準逐步追上雙北捷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