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廣應用耳科中醫藥特色技術療法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轉自:中國中醫藥網

本報訊(記者秦宇龍)當前,我國耳與聽力健康工作存在着一些短板弱項,聽力損失預防、聽力障礙診療康復的整體水平與人民羣衆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仍有差距。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中國殘聯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中醫藥部門積極推廣應用有效的耳科中醫藥特色技術和療法。

《指導意見》明確,按照“預防爲主、主動識別、早期發現、重點干預、有效康復”的基本原則,面向全年齡段人羣和全生命週期,持續加強耳與聽力健康工作。到2030年,每10萬人耳鼻咽喉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4.2人,95%以上的縣綜合醫院設置耳鼻咽喉科(五官科)。

爲提高耳病防治與康復服務能力,《指導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中醫醫院開設耳鼻咽喉科,提供耳病中醫藥防治康一體化健康服務。

《指導意見》明確,要加強耳科疾病規範診療。制修訂常見致聾疾病、人工聽覺技術的臨牀診療指南(含中醫診療方案及指南)、聽力檢查及干預技術規範。推廣耳病相關多學科診療、中西醫結合治療,促進與醫學影像、神經內科、兒科、老年醫學科等協同合作。

此外,《指導意見》提出,支持耳與聽力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與轉化。開展耳病中西醫結合防治技術的臨牀研究創新,推廣中藥燻蒸、鍼灸推拿等中醫技術在聽力損失治療與康復方面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