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後暴漲11%!25Q1 AI核心業務狂飆60%!第四範式確實“最具成長性”?
"AI落地攻堅戰"正在徐徐推進。
日前,中國企業人工智能方案供應的領導者——第四範式(06682.HK)披露了最新季報。
財報顯示,第一季度,第四範式總收入爲10.77億元,同比增長30.1%;毛利潤4.44億元,同比增長30.1%,毛利率爲41.2%。收入、利潤雙雙大增。
其中核心業務先知AI平臺收入達8.05億元,同比激增60.5%,這一亮眼的成績非常鮮明地透露了其在AI應用市場的獲益程度。
績後市場也對這一成績給予了高度認可。5月16日港股開盤,第四範式(06682.HK)股價一路高開高走,午後截止發稿前已漲超11%。
“垂直掘金”:AI Agent狂增60%!其他業務甘當“綠葉”
從行業背景看,進入2025年後,各行業都在全面擁抱AI轉型。爲此,也使得全球AI應用市場“技術普惠”與“場景深耕”並存的特徵愈發凸顯。DeepSeek等通用技術平臺通過開源策略降低AI開發門檻,而企業級市場則加速向垂直領域滲透。
在這種大環境下,一季度,先知AI平臺的爆發式增長在第四範式的業務版圖內尤爲矚目。
分業務看,第一季度,第四範式“先知AI平臺”營收爲8.05億元,同比增長60.5%,增速跑贏總收入增速。業務收入大增下,“先知AI平臺”業務的收入貢獻率也從去年同期的60.6%提至74.8%。
相比之下,爲服務“先知AI平臺”推進的另外兩大業務收入均出現下滑。其中,收入貢獻次之的“SHIFT智能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4.9%,達2.12億元,貢獻了19.7%的收入;“式說AIGS服務”貢獻最小,僅佔5.6%,但業務收入也同比下降22.0%至0.6億元。
第四範式方面表示,這主要受公司業務戰略拓展影響,即採取“AIAgent+垂直世界模型”戰略。
從技術層面看,報告期內,基於原有AI模型開發工具鏈,先知平臺的升級爲企業級Agent開發提供了全生命週期支持。通過集成150+主流大模型和數十個Agent智能體框架,客戶可快速構建覆蓋數據處理、模型訓練、部署運維的完整LLMOps體系。
同時,先知AI平臺還配備了豐富且開箱即用的AI應用矩陣,通過預裝智能應用套件,可覆蓋多個企業核心場景,包括AIGC、智能辦公、分析決策、大模型開發工具、模型倉庫、智能體Agent平臺等。
這種“低代碼、高複用”的開發模式,顯著降低了企業智能化轉型的技術門檻。
目前第四範式已通過用AIAgent改造企業軟件的方式,橫向切入企業高頻軟件產品,聯合業內其他優秀的企業軟件公司,聯合發佈面向OA流程的“協同運營AIAgent”、面向財稅系統的“財稅賦能Agent”、面向人力系統的“HRAgent”及面向銷售的“銷售經理助理Agent”等。
體現在市場層面,當百度智能雲、阿里雲等巨頭在通用大模型領域佔據優勢是,第四範式則通過深耕垂直場景路線,成功在行業滲透的廣度與深度中展示了其市場競爭力。
截至2025Q1,第四範式的企業級Agent已在金融、航空、醫療等14個行業落地,標杆用戶數增至59個,平均營收貢獻達1167萬元,同比增長31.3%。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標杆客戶不僅包括金融、能源電力、運營商等傳統行業龍頭,還涵蓋新能源、醫藥、零售等領域,顯示出公司對高價值賽道的精準佈局。
離盈利拐點還有距離?第四範式待繼續解密“規模變現”
季報的另一重亮點則是,在營收高速增長的同時,第四範式的毛利得到同步提升,毛利率保持穩定。這一表現背後蘊含着技術迭代與商業模式創新的雙重邏輯。
事實上,過去三年第四範式呈現非常好的虧損縮窄態勢。在此前發佈的2024年財報中,其年度歸母淨虧損繼續同比2023年的9.09億縮窄70.4%至2.69億元。
此次,毛利的增長似乎讓市場隱約窺探到公司進入正盈利期的拐點。
2025年Q1,公司研發費用爲3.68億元,繼續同比增長5.7%,而研發費用率從去年同期的42.2%降至34.2%。
但這種“收入增長快於成本增長”的態勢,恰恰反映出AI平臺的規模商業化效應開始顯現。
可以預見,隨着面向企業端的AI平臺商業化持續推進,以及市場需求規模釋放,第四範式的成長性將有着驚人的爆發力。接下來,值得繼續重點跟蹤其應收賬款週期與現金流狀況等財務指標,以判斷其盈利拐的逼近。
值得重視的是,或許是歷經十餘年的努力,第四範式在企業級Agent規模商業化取得的這些初步成就給予了公司管理層足夠的信心。
當整個行業仍處在AI技術從實驗室邁向產業落地的關鍵階段,第四範式早早地制定好了下一步計劃——開啓多元領域時代。這也是公司又一重成長預期點。
今年3月,第四範式曾對外宣佈,成立範式集團,並計劃在原有企業服務業務的基礎上,嘗試進軍更多業務領域。
消費電子業務板塊Phancy就是第一站。公司將新業務定位於爲電子產品提供基於AIAgent(智能體)的軟硬一體解決方案,以端側AI Agent模組賦能廣闊的消費電子終端市場,並與聯想、蘭博基尼及李小龍等品牌推出AI智能手錶。
據悉,範式集團未來將秉持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理想,通過“Alagent+世界模型”的技術路徑,陸續推出在新能源、汽車、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的AI智能解決方案,以更低門檻、更低成本推出受到各自用戶喜愛的AI終端產品。
作爲國內以平臺爲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市場最大玩家,想要範式集團構建起“垂直場景深耕+跨領域生態擴張”的雄心可見一斑。“面向新的十年征程,範式集團將依託過去十年累積的垂直世界模型驗,將人工智能能力從改造企業軟件的單一市場中帶向更廣闊的軟件市場,實現真正的A1爲每個人的景。”
最具成長性港股標的?
對於企業的這一成長遠景,資本市場也是給予了一定支持和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季報發佈前夕,第四範式曾榮登“2024新財富雜誌最佳港股公司”榜單。
並憑藉其在成長性、研發創新能力等多維度的出色表現,一舉榮登“最具成長性港股公司”“港股最佳IPO”和“最具創新能力港股公司”三項榜單,成爲本屆榜單中少數實現多維度領先的AI科技企業。
紮實的業績增長、前瞻的技術佈局與清晰的盈利路徑,都是第四範式被認爲是“稀缺的高成長性標的”的邏輯支撐點。有觀點認爲,隨着AI2.0浪潮的深化,第四範式或將成爲港股科技板塊中不可忽視的長期價值之選。
至少在當下,第四範式作爲“AI垂直場景的定義者”之一,確實有一定實力在AI從產業工具向全民應用躍遷的進程中,成爲引領“AI普惠化”的核心力量。
其發展路徑已成爲了驗證AI落地的“中國範式”之一,也預示着一個以技術深耕驅動價值攀升的AI新週期已然開啓。
不過,新興產業的結局總是在不確定性和確定性的長期拉鋸中出現,沒有人能預料到企業未來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