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給春天的明信片|東北大姐在南京跑滴滴:樂觀鬆弛,一路生花
點擊音頻,聆聽故事↓↓↓
我叫秦穎,遼寧人,自從來南京跑滴滴,一轉眼,已連續5年春節假期奔波在路上。開車是我熱愛的生活和賴以謀生的職業,讓每一位乘客安全順暢出行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如何既能掙到錢又能照顧到父母?跑網約車是最適合我的工作。2020年,我考到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成了一名專職滴滴司機。以前在鄉村的從業經歷和咱東北人骨子裡的樂觀堅韌,讓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加入了滴滴紅梅車隊,成了金陵號專列網約四隊的車隊長。
春節假期,大家都回老家過年,路上的網約車司機少了一大半。平臺通過完單獎、單單獎、發紅包鼓勵部分駕駛員留在南京多上路接單。爲了響應平臺號召,我們家實行了“反向過年”:兒子趁寒假來南京看我,我留在南京繼續出車。
爲了抽出時間照顧父母,我每天凌晨4點就起來跑車,這個時段雖然訂單少,但不堵車跑得快。在我租住的淳化街邊,經常會有到高鐵南京南站的訂單。待跑完車站,我再往卡子門附近走,運氣好的話,還能接到個往機場的訂單。快到中午了,我就打個順路單,回家看看父母孩子。等他們吃過飯,我再出門繼續接單。
從開始跑車,我就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對訂單“來者不拒”,這種樂觀鬆弛的心態也傳達到了乘客身上。
春節期間,來南京旅遊的乘客佔了多數,經常會遇到對景點不熟悉、遊覽線路不合理的乘客。這時,我就“兼職”當起了導遊,“打車最好到牛首山東門,下來步行距離短。”“從夫子廟到老門東不用打車,步行幾百米就到了。”“到中山陵玩,最好坐地鐵,那裡面路堵不好打車。”一路聊下來,我這個熱心的“東北大姐”,成了不少遊客心目中的南京旅遊推薦官。
南京以博愛和友善的懷抱接納了我,讓我有了謀生之職、盡孝雙親,成爲我們摯愛的“第二故鄉”,我也會將這種溫暖與力量傳達到乘客身上。
文本: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李娜
攝影: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顧煒
設計:顧子臻
後期:李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