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閱讀興趣 享受閱讀樂趣(國際視點)

本報記者  牛瑞飛  張矜若  許  放

今年4月23日是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在信息如潮、文化多元的當下,閱讀依舊是人與世界溝通的重要渠道。閱讀關乎個人成長,事關國家民族未來。近年來,包括比利時、泰國、阿根廷等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高度重視全民閱讀教育,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促進全社會形成熱愛閱讀的良好氛圍,讓更多人享受閱讀的樂趣。

比利時——

“讀書不是任務,而是習慣,是生活的樂趣”

很多比利時民衆對閱讀的熱愛,是從小就養成的,併成爲貫穿一生的課題。在不少城市,圖書館的熱度甚至超過商場和餐館,人們在這裡暫時逃離生活的喧囂與壓力,閱讀、思考,靜沐書香。

比利時擁有健全的圖書館體系,從國家級、市級、區級到社區級,幾乎每個居民區都設有圖書館,且大多選址於公共交通便利之處,方便民衆到訪。多數圖書館還爲18歲以下未成年讀者提供免費註冊和借閱服務,孩子們在這裡不僅可以盡情閱讀、借閱圖書,還能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每週一次的兒童故事會是比利時圖書館人氣最高的活動之一。館員們繪聲繪色地講解繪本,或配上樂器演奏,或帶領孩子們創作繪本,互動性很強。圖書作者見面會同樣深受歡迎,讀者可以近距離了解圖書背後的故事,並從中獲得創作啓發。許多圖書館還設有玩具借閱區,提供拼圖、積木等益智類玩具。弗洛朗斯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她告訴記者:“我們每週六都會來圖書館,兒子常約同學一起來看書,總能在這裡待上三四個小時,最後再借幾本書和玩具回家。圖書館成了孩子們的社交場所。”

記者的兩個孩子就讀於比利時公立小學。老師會在課後“作業記錄本”上特別註明:“請每天至少閱讀幾頁書,有時間多讀,沒時間讀一頁也好。”學校老師梵尚告訴記者:“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們明白讀書不是任務,而是習慣,是生活的樂趣。”爲了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閱讀熱情,從今年起,這所學校與社區圖書館合作,每月組織一次“閱讀俱樂部”活動。孩子們在一個半小時內選擇喜歡的書籍閱讀,並將心儀的圖書推薦給班主任。老師會在午休或放學前的時間,向全班分享這些書籍,實現閱讀共享。記者注意到,孩子們會認真通讀推薦書目,並查閱相關背景知識,爭取在分享環節更好地回答同學們的提問。這種閱讀方式不再是單一的“個人閱讀”,而是一種激發思維、促進交流的“互動學習”。

通過圖書館的資源支持、學校的引導教育、家庭的陪伴鼓勵,以及社會多元的文化參與,比利時用豐富多元、尊重主體的方式,讓孩子們在童年時期就養成閱讀的習慣。

泰國——

“讓更多人在課堂以外探索、創造和學習”

泰國首都曼谷在今年3月至5月期間舉辦“曼谷閱讀學習節”,鼓勵公衆閱讀。其間,曼谷的公共圖書館、娛樂中心和博物館舉辦各種免費活動,包括在圖書館、幼兒園和小學舉辦講故事、“行走的圖書館”等閱讀活動。曼谷市副市長薩農·旺斯朗本說:“我們希望創造空間,讓更多人在課堂以外探索、創造和學習。”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泰國辦事處和基礎教育委員會辦公室自2019年起聯合發起“讓每個孩子都能閱讀”項目,老師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年齡,設計了不少富有創意的活動。其中,“每週一書”活動讓學校圖書館煥發了生機,“放下作業,改讀一本書”倡議鼓勵教師與學生一起閱讀。有的泰國學校利用午休時間,讓教師輪流給學生講故事,或請高年級同學爲低年級學生設計閱讀問答活動。有些學校將閱讀和表演結合起來,以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爲促進全民閱讀、減少教育資源差距,泰國在舊書捐贈與再利用方面也推出不少項目和活動。今年3月,泰國總理佩通坦出席了在總理府舉行的“再讀一次”全國舊書捐贈活動,呼籲民衆捐贈舊書。泰國民衆積極參與“再讀一次”活動,活動當月收到的捐贈書籍數量達600萬冊,遠超過原定計劃的100萬冊。泰國企業尚泰集團開展“書籍送學校”項目,計劃向缺乏書籍資料的泰國各地中小學送書。目前,猜也奔、沙功那空、色軍、大城等多地學校已陸續收到書籍。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泰國代表金慶善表示:“一些家庭條件較差的孩子,無法獲得較多的圖書資源。‘讓每個孩子都能閱讀’項目專注於向教育資源不足地區的孩子分發讀物,並支持教師培訓,幫助孩子從小培養閱讀習慣和技能。”據瞭解,該項目的目標是幫助全國19個府的203所學校,並惠及超過10萬名兒童,讓更多孩子讀到書。

阿根廷——

“重要的是讓孩子們自己與書成爲朋友,書將陪伴他們終生”

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被一些機構評爲“世界圖書之都”。據官方數據,該市擁有800多家書店、數千個售賣平裝書的圖書亭,還不時舉辦規模盛大的國際圖書節。這裡的人均書店數量長期位居全球第一,平均每10萬居民擁有25家書店。自1975年開啓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書展被稱爲“西班牙語世界最重要、規模最大的年度文學活動”。阿根廷的圖書業繁榮與民衆喜愛閱讀的習慣、文化生活的豐富密不可分。

當前,社交媒體、電子平臺日益主導現代生活方式,但很多阿根廷人並未丟失閱讀的習慣。出門在外,他們總是習慣於帶上一本書。無論是在咖啡店、公園綠地或是在地鐵上,很多人都會拿出書來細細品閱。閱讀、烤肉、看戲一度被稱爲阿根廷民衆最喜愛的三大娛樂活動。記者與當地朋友聚會時,也多以新近讀過的書開啓話題,數個小時談天說地,大多數人都能做到長時間不看手機。

阿根廷已推動“國家閱讀計劃”多年。該計劃通常在公共場所邀請當地家庭加入閱讀活動,以營造閱讀氛圍和社會環境。“國家閱讀計劃”還爲教師、圖書館管理員等提供培訓和支持,以建立社區閱讀網絡,確保所有民衆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享有閱讀權利。阿根廷靠近出版社總編輯費爾南多表示:“‘國家閱讀計劃’實施多年來,一直努力體現普惠、公益性質,通過支持圖書館、電臺、學校、社區等各個平臺,讓更多民衆更便捷地接觸到書籍、雜誌、報紙等,養成閱讀的習慣。”

布宜諾斯艾利斯“自由宮”是阿根廷衆多官方文化活動舉辦場所,“巴塔塔女王兒童圖書館”是面向兒童讀者的公共圖書館。在“自由宮”的兒童文化廳和“巴塔塔女王兒童圖書館”,記者遇到很多正在閱讀的孩子。兩處閱讀的場地都精心爲孩子們佈置了軟靠墊、矮凳子、吊牀等裝置,牆壁上塗抹着童心彩繪,各個角落也散放着各類童書和益智玩具。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們以好奇、探索、放鬆的情緒融入閱讀氛圍。每個閱讀場地都有兩三名老師陪護着,但他們不會打擾孩子們的自我探索,而是等待孩子提出問題後再作解答,引導完成閱讀和學習的過程。現場老師阿曼達對記者說:“我們只是把書放在合適的地方,如果孩子有什麼問題我們樂意隨時解答。重要的是讓孩子們自己與書成爲朋友,書將陪伴他們終生。”

(本報布魯塞爾、曼谷、布宜諾斯艾利斯4月22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3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