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選民憤怒 卡尼提川普威脅論搶票

加拿大總理卡尼頻頻提出「川普威脅論」,試圖激發選民的憤怒與危機感。(路透)

本屆加拿大大選雖僅歷時五週,卻因面對來自美國的強大壓力而迅速成爲各界關注焦點。現任總理卡尼(Mark Carney)頻頻提出「川普威脅論」,試圖激發選民的憤怒與危機感,塑造自己爲「國家捍衛者」的形象。儘管川普從未直接干預加拿大政治,他對加國的批評、加徵關稅的主張,甚至揚言將加拿大納入美國領土的言論,已使其成爲本屆選戰中無法迴避的核心議題。

卡尼在上週舉行的全國電視辯論中直言:「我們給自己的,比川普能奪走的多得多」,並明確指出川普對加拿大主權的威脅。他多次強調,川普的政策與言論對加國主權與經濟安全構成實質風險,成功將這位從未直接干預加拿大內政的外國領袖,塑造成選戰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進一步激起國內民衆的擔憂與警惕,也鞏固了自己在選民心中作爲國家守護者的地位。

卡尼主要對手、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則試圖將焦點轉向自由黨的長期表現,將卡尼描繪爲前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的延伸。博勵治強調,選民若再次選出自由黨,將只是換湯不換藥,重蹈房價高漲、購買力下降的覆轍。但卡尼迅速反擊,指出川普纔是當前加拿大面臨的最大風險。

民調顯示,卡尼接任總理後支持率快速上升,民調機構Leger指出,自從卡尼成爲自由黨領袖以來,該黨從落後24個百分點逆轉爲領先7個百分點,堪稱「25年來從未見過的轉變」。

卡尼在川普的陰影下成功塑造出「加拿大隊長」般的領導形象,贏得不少渴望穩定的選民青睞。隨着投票日臨近,加拿大選民正面臨關鍵選擇:繼續由自由黨掌舵,迎戰川普的不確定未來,或轉向博勵治的全面政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