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長、水手全上工 航運類指強彈2.6%

臺股23日由臺積電(2330)領軍強彈845.71點,一舉站回5日線,航運族羣海陸空齊發跟上,長榮航(2618)漲5.31%,觸及月線及40元關卡,裕民(2606)、慧洋-KY(2637)等貨櫃航運也揚帆疾駛,華航(2610)、陽明海運(2609)、長榮(2603)亦有2.5%以上的漲幅,拉擡航運類指強彈2.6%,扮演傳產主攻手之一。

長榮航宣佈10月3日起直飛美國達拉斯,未來每週將達90班直飛北美九大航點,擴大迎接美中貿易戰衍生的客貨運紅利。業內指出,臺灣航空業具優越的「中轉」地理位子,加上東南亞的航空業者供應量不足,國內的華航、長榮航飛北美的旅客當中,透過臺灣中轉到北美的轉機客已達美國航班六成以上。

此外,美中關係緊張,大陸的航班佈局速度放緩,亦爲華航、長榮航、星宇等搶灘北美市場最佳時機。

海運方面,川普關稅政策持續混沌不明,中菲行表示,全球海空運第一階段的移轉啓動,大陸與亞洲之間的各大區間航線非常熱絡、艙位搶手,形成淡季不淡現象,此外,中國大陸開始開拓美國以外的第二市場,使得歐洲市場最近轉旺,短線可望彌補貨量驟減的壓力。

不過,由於川普對中國發動超高關稅,中國也強硬回擊,衝擊中國貨物運往美國的數量大減。本土法人報告預期,川普關稅政策下,全球物流進入窒息狀態,貨櫃三雄今年獲利腰斬的可能性大,也有法人預期,三雄明年恐轉虧。若獲利腰斬則恐失去高現金殖利率的保護,國內貨櫃海運業「資金避風港」的地位,將受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