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草「縫」滿鑽石、白金毛毛蟲很「毛」 BOUCHERON高級珠寶手法超狂

▲BOUCHERON高級珠寶「Carte Blanche, Impermanence」以創新材質、精湛工藝展現自然美態。(圖 / 品牌提供,以下同)

記者林明瑋 / 綜合報導

高級珠寶絕對有華麗非凡的底蘊,如何呈現、怎麼講故事,吐露了功力與內涵。BOUCHERON(寶詩龍)的「Carte Blanche, Impermanence」高級珠寶系列,打造6幅植物構景,說的是自然界的流轉與脆弱,用的是超出一般想像的材質與手法,例如薊草以植物性樹脂製成花頭,再用全新技法將鑽石「縫入」,逼真的毛毛蟲是白金與畫筆纖維合力的傑作,還加上機關讓它能彎曲攀行,一切都令人驚歎又驚喜。

▲BOUCHERON高級珠寶「Carte Blanche, Impermanence」移師東京展出。

「這個系列,我想凝視自然於消逝前最後一刻的光與影。6幅構景自光至影,道出自然剎那即逝的珍貴瞬間。28件珠寶,便是我獻給這脆弱時刻的一首頌詩,願其永恆流傳。」—— BOUCHERON創意總監Claire Choisne

Impermanence是無常,或者解釋成任何事物都非恆久存在,而是不斷地改變,Claire Choisne引用日本花道藝術,融入侘寂的美學觀點,欣賞事物的殘缺與不完美,用珠寶凝結了植物與花朵綻放稍縱即逝的瞬間,加上動物與昆蟲的停駐,呈現自然界的軌跡。28件珠寶構築出的6道景色,以「光」貫穿,從輕透的白到深沉的黑,彷彿拿掉了色彩,讓人感受專心感受線條與輪廓以及每個瞬間。

繼巴黎發表之後,「Carte Blanche, Impermanence」移師東京展出,入口處的大型花景像出自日本花藝家片桐功敦之手,像是楔子引領進入高級珠寶的世界。片桐功敦表示,他和Claire Choisne同樣對大自然懷抱敬意,自然界的任何樣態都有屬於它的美麗,「這件作品中百分之80的素材是從山裡摘採來的,不但是日本在地,而且具季節性」。片桐功敦認爲,就算有些植物枯萎了,也不是結束,而是一種變化的過程,例如樹木倒下了,會成爲養分,滋潤成長其他的花草植物。

▲日本花藝家片桐功敦爲「Carte Blanche, Impermanence」設計的大型花藝作品,置於展場入口處。

▲花藝家片桐功敦以超過40種日本在地花材打造作品。

進入光線微弱的展間,作品從明亮的6號至暗黑的1號倒敘着,有一種時間凍結卻隨着空間推移之感,用珠寶描繪自然界的動植物很常見,但Claire Choisne運用的技法一次次突破傳統,這次的高級珠寶系列,工坊耗費1萬8千小時才完成,爲了達到效果,每個部件都選擇最適合的材質,例如藍寶石玻璃覆於珍珠母貝薄片,營造蜻蜓翅膀的自然虹彩,而且厚度僅1釐米,這樣的例子在系列中比比皆是,足見非凡工藝。

ET FASHION(@et.fashion)分享的貼文

Composition n°6在展間中最先看到的,是Composition n°6,透明純淨的鬱金香與尤加利葉,插在以硼矽玻璃手工吹制而成的瓶身,硼矽玻璃比水晶更具延展性,創作時的自由度也更高。植物的莖部及蜻蜓的身體皆以白金鑲嵌鑽石呈現耀眼姿態,蜻蜓的翅膀爲藍寶石玻璃覆於珍珠母貝薄片,整體充滿輕盈仙氣。

▲Composition n°6,以硼矽酸玻璃展現鬱金香與尤加利葉的輕盈,尤加利葉可轉化爲胸針或髮飾,鬱金香是胸針,蜻蜓則垂墜耳際。

Composition n°5從前一件作品的透明,進入這件作品的白色,野性不羈的薊草與犀角金龜甲蟲是主角,有着堅韌張力,細膩之處又絕美。薊草的花頭爲植物性樹脂,並首次在高級珠寶中運用高分辨率3D列印技術還原細節,由於花頭中沒有金屬結構,無法鑲嵌鑽石,因此工坊創造出新的技法,將總數超過800顆的鑲座鑽石,全手工以縫紉般嵌入薊花胞腔中。

▲Composition n°5,首次於高級珠寶中運用高分辨率3D列印技術,還原細節。大朵薊草可取下作爲胸針或跨肩珠寶,小朵薊草可作爲雙指戒佩戴,犀角金龜甲蟲則爲胸針。

▲爲了薊草上的鑽石,工坊創造出全新「高級訂製鑲嵌技法」,將每一顆鑲座鑽石宛如縫線般嵌入薊花胞腔之中。

Composition n°4溫柔的風輕拂着仙客來與燕麥穗,蝴蝶停駐着,還有一隻毛毛蟲匍匐,無論植物的方向或毛蟲的靈動,都充滿生命力。仙客來花瓣上鑲嵌了近700顆尺寸、形狀各異的玫瑰式切割鑽石,花瓣邊緣以黑漆線勾勒,更凸顯璀璨光芒。毛毛蟲以白金鑲嵌鑽石與黑色尖晶石,細毛則以畫筆纖維模擬,還加上鉸鏈裝置重現弓起彎曲的模樣,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Composition n°4,仙客來花瓣鑲嵌近700顆玫瑰式切割鑽石,可轉化爲手環或胸針,燕麥穗可作爲髮飾佩戴,白金打造的毛蟲爲胸針,蝴蝶則棲息於發間。

Composition n°3逐漸進入幽暗,鳶尾花與紫藤花在夜晚悄然綻放,鳶尾花的雌蕊工藝精妙,分別以黑鍍鈦金屬及樹脂3D打印成型,花蕾以黑色尖晶石鑲飾,相當擬真;紫藤花爲了輕盈且堅固,很挑戰技術,最終結合陶瓷、鈦金屬與鋁等材質完成,體積雖然不小,但重量僅150公克。

▲Composition n°3,可見鳶尾花、紫藤花與鹿角鍬形蟲,在黑夜中悄然綻放,鳶尾花可作爲肩針配戴、紫藤花可作爲髮飾或別針使用,鹿角鍬形蟲則是胸針。

Composition n°2透過木蘭花與竹節蟲、光與影,訴說着有形與無形,鏤空的木蘭花橫向生長,彷彿枝幹與花朵的記憶殘影,綻放與消逝的片刻被定格了。要往橫向延伸必須解決結構不平衡的問題,於是以鋁製作,枝幹裝飾雪花鑲嵌鑽石,營造流動姿態;竹節蟲運用鍍銠白金打造,頭頂鑲嵌了一顆梨形鑽石,低調地閃耀。

▲Composition n°2,以木蘭花姿爲靈感,一隻竹節蟲悄然匿藏於枝間,探討光與影的界線,木蘭花可轉化爲頭飾或項鍊,竹節蟲可做胸針佩戴。

Composition n°1進入Composition n°1,是最終也是最初,Claire Choisne讓「光」完全隱沒,罌粟花與香豌豆花盛開在幽暗之中。罌粟花的花瓣以霧面黑色鈦金屬手工蝕刻,花瓣內層雕有細緻葉脈,並覆上Vantablack®塗層,該材質可吸收99.965%可見光,是目前世界上最黑的材料之一。

▲Composition n°1,Claire Choisne刻意讓「光」完全隱沒,呈現出深淵般的寂靜,罌粟花可轉化爲頭飾或胸針,香豌豆花爲胸針,蝴蝶則透過隱藏磁扣系統固定於肩部,成爲造型亮點。

這一件件滿載着藝術性的作品,適不適合或在什麼場合可以佩戴,已經不是重點,BOUCHERON再次證明了高級珠寶沒有也不需要框架,看見實體的璀璨華美,同時也明瞭了自然界賦予生命的每個瞬間都有不同的意義,細細地思索、好好地守護,就能永恆。

【同場加映】BVLGARI(寶格麗)攜手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舉辦了大型典藏回顧展「BVLGARIKALEIDOS–寶格麗萬花筒:色彩、文化與工藝」,共有350件作品,年代橫跨19世紀末品牌創立初期直至當代,自2025年9月17日至12月15日,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NACT)展出。

展覽分爲3個沉浸式篇章,以寶格麗的色彩革命爲題,第一篇章是「色彩的科學」,顯現色調交融的視覺張力,包括一條首次於義大利以外亮相、鑲嵌鑽石的黃水晶手鍊,製作時間可追溯至1940年,宛如羅馬落日的餘暉。

▲1940年代寶格麗黃水晶手鍊、七大奇蹟鉑金項鍊。

第2篇章爲「色彩象徵」,深入探究色彩的文化寓意與情感象徵,重點展品包括品牌少見的玉石珠寶和「七大奇蹟」鉑金項鍊,這件作品鑲嵌7顆頗具份量的祖母綠,以鑽石烘托光彩。

第3篇章名爲「光之力量」,聚焦於如何藉由色彩營造光影變化,一條創作於1969年的黃金長項鍊,可靈活地轉換爲手環,體現寶格麗在用色上的功力,也呼應特展萬花筒般的主題意象。

▲寶格麗創作於1969年的黃金長項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