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風潮」呱吉曝畫風不受保護 兩派戰翻:踐踏別人的心血
▲宮﨑駿的作品受到許多人喜歡。圖爲《蒼鷺與少年》,與本文無關。(圖/甲上娛樂提供)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近日網路掀起「吉卜力風格圖片」的風潮,只要將照片丟進ChatGPT並配合指令,就可以快速拿到圖片,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認爲此舉不尊重宮﨑駿。對此,呱吉(邱威傑)發表看法,他認爲就法律層面來看,畫風並不受保護,但他相信一般人就算製作出這些圖片,也不會被視爲個人才華的展現。
呱吉在臉書上發文表示,ChatGPT的產圖功能越來越強大,大家紛紛將自己的照片、喜歡的迷因丟入,以生成吉卜力風格的圖像。只是這樣的熱潮也出現很多反思,有些人認爲此舉侵害版權;有人提出宮﨑駿過去對人工智慧的看法;還有人表達對創作者的擔憂。
接着呱吉指出,其實過去的歷史就已經證明,「關鍵科技出現之後,對文化的影響是不可逆的」,像是CD改變了音樂產業的變現模式;同人誌逐漸變成廠商默許的灰色地帶,「除了這些二創作品勢不可擋的文化潮流之外,也因爲大家開始發現這不見得會影響原始產品的商業價值,甚至可能會帶來助益」。
呱吉直言,其實很多趨勢出現之後,是沒有法律或禁令能夠阻止潮流前進的。最後就是版權,他曾提過,智慧財產保護形式而不保護概念,「爲什麼我們是這樣設計智慧財產權?因爲所有人類文明的進步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禁止概念的模仿或學習,那文明的進程就會大受影響,所以我們也要保護創作者可以參考或借用各種觀點和概念」。
至於畫風算是概念還是形式?呱吉指出,其實算是概念,只要創作的意圖不同,就算是一樣的圖像也會被當成是不同的創作,和以前不同的是,過去畫家是經過練習、思考才完成自己的風格和作品,所以即便都是「印象派」,也能看出不同畫家的差異;但人工智慧出現後,讓練習變得無關緊要,「任何一個會寫字的人都能夠在數秒間做出宛如工廠大量生產出來的精確作品,這瞬間讓作品之間的微小差異變得無足輕重,更使得略微擁有創作能力的人都會開始感到自己的領域受到侵犯」。
呱吉說,其實這樣的現象並非近期才發生,當抖音、短影音開始流行,就有很多年輕人按着同樣的模板拍攝類似的影片,「這個現象就已經是進行式了,這個潮流是不可逆的」。
呱吉認爲,以法律來說,畫風是不受保護的;就實務面來看,也沒人能守住這個底線,在這個時代,一定會淘汰掉很多傳統的創作者,但這也不代表人類的創作失去意義,「就好像吉卜力流行一夜之後,你也可以看到另一種聲音:『看到那麼多相似的圖真是要吐了』」。
呱吉也說,一般人制作吉卜力風格的圖片,通常是好玩而已,大家看多之後,也不會將其視爲個才華的展現,當衆人審美疲勞之後,「終究會因爲普及與稀有的特性而重新定義創作才華的標準」。所以他認爲,其實還是可以擁抱未來,而非戒慎恐懼。
貼文曝光後,一派網友表示,「AI吉卜力風就只是暫時的風潮,大家真的不用太緊張,看幾個禮拜前大家還在飛天小女警呢」、「它可能可以模仿宮﨑駿老師的風格,可是它不是宮﨑駿老師而且也沒有宮﨑駿老師筆跡,每個畫家都有自己的筆跡,藏在真跡裡,這就是爲什麼僞畫總被發現」、「十分同意你的觀點!吉卜力真的太受大家喜愛」。
但也有網友認爲,「AI是潮流無庸置疑,但法律完善前他就是讓一般對版權知識毫不在意的人隨意踐踏藝術的工具」、「踐踏別人的一生心血是如此的輕鬆」、「畫風當然不是著作權保障的部分,問題是現在AI模型的訓練很大一部分是使用未經授權的圖像,難道這個方面的侵權行爲就該被忽視嗎」。
此外,對於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有網友稱收到警告信。吉卜力工作室近日接受日媒訪問時,強調工作室沒有發佈任何的警告信,網路謠傳的內容全都不是事實,至於對「吉卜力風潮」的看法,工作室目前並未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