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經濟崛起

圖╱中新社

I人經濟代表性業態

新聞提要■近年來,MBTI人格測驗風靡社羣,I人成爲內向特質的代名詞。在大衆認知中,I人喜歡獨處、不願意和他人過多交流,而這種心理層面的需求,也開始影響大陸消費市場併發生改變。

在大陸市場,迎合I人(意指內向特質)消費者注重個人空間、偏好低度社交互動的商業模式正迅速崛起,從餐飲、服飾到寵物美容,這股追求安靜、自主、無干擾的「I人經濟」,正成爲消費市場上一股不容忽視的新勢力。

一人食 擺脫負面標籤

驚蟄研究所報導,在過去,獨自用餐往往會被貼上「孤單」等負面標籤,但如今逐漸成爲一種深受I人青睞的消費情境。特別是無人餐廳與「一人食」模式,不僅符合I人對獨立空間的需求,更成爲「I人經濟」中最具代表性的消費情境。中研普華數據顯示,2025年大陸「一人食」經濟規模有望突破人民幣(下同)1.8兆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5.3%。

「一人食」模式催生專門爲單人用餐需求設計的獨食餐廳,這類餐廳的共同點是透過設置獨立隔間與呼叫按鈕,不僅確保客人的需求得到及時迴應,同時避免服務生頻繁巡桌帶來的「尷尬感」。這種設計不僅服務於I人客羣,也吸引那些希望在繁忙生活中獲得片刻獨處的普通消費者。

除了在服務與獨立用餐需求之間尋找平衡點的傳統「一人食」餐廳,以機器人取代真人服務的無人餐廳憑藉高度契合單人消費需求的特性,也成爲此一浪潮中極具創新性的業態。

在服飾業方面,不少人都有類似的購物經驗:每次走進服裝店,就會被店員寸步不離的跟隨,並因此感到不自在。好不容易看中一件衣服,想多試幾個尺寸比較試穿效果,又會產生心理負擔。

針對上述購物情境中可能由於「人爲因素」產生體驗不佳,如今市場上出現一種自助服飾店,它們憑藉平價定位、對I人友好的無打擾模式,及「隨意試穿」的自由體驗,正透過社羣平臺被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成爲購物的新選擇。

自助服飾店的網路評論大多聚焦「價格實惠」、「無人打擾」、「購物體驗好」等方面,有不少大陸網友表示「每月都會來逛一次」反映出較高的回購率。而這種基於體驗認同的口碑行銷,讓自助服飾店在沒大規模廣告投放情況下,依然能達到穩定的客流增長。

自助服飾店 年輕人青睞

自助服飾店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填補傳統服裝消費情境中的「體驗空缺」。現今的年輕族羣的消費需求早已從「買到商品」升級爲「享受過程」,他們不再爲不必要的社交成本買單,也不想因爲價格而在消費體驗上妥協。而自助服飾店恰好藉助「平價、無打擾」的優勢,符合年輕族羣對價格與購買體驗的需求。

在寵物美容方面,飼主幫寵物洗澡往往面臨「在家洗人仰馬翻」,在店內洗動輒上百元,接送耗時半天,還得擔心寵物交叉感染等窘境。若是自家寵物天性膽小怕生,情況還會更復雜。飼主不僅要反覆向店員解釋寵物習性,從吹毛的風力大小到剪指甲的力道控制,每個環節需要頻繁溝通,全程神經緊繃。

根據「2024中國寵物消費趨勢報告」顯示,78%的飼主把「洗澡」列爲養寵物的最大痛點,其中CP值與方便性已成爲核心訴求。因此,無人的洗寵物空間,不僅完美符合上班族的碎片化時間與CP值需求,還把一切的社交消耗降到最低。

整體而言,「I人經濟」的興起,並非否定傳統消費模式,而是因應多元需求。在這類消費情境中,消費者不必爲了避免尷尬而勉強社交,不必因他人的目光而壓抑需求,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節奏享受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