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創舉 定價至掛牌改T+7
圖/本報資料照片
3/31起IPO定價到掛牌時間縮短T+7
港股近期漲勢狠甩臺股,爲力拚發展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打國際杯,臺灣證券交易所宣佈,3月31日起,新股募集(IPO)定價(T日)至掛牌時間將減短三個交易日至T+7。證交所將強調,此新制對投資人及發行公司兩方都是大利多,可提前享受投資成果。
香港恆生指數從2021年中開始重挫,2023年中就宣佈,擬於當年10月將IPO定價至掛牌時間縮短爲T+2等多項重大政策,不過,該項政策未如期上路;隨後,臺股加權指數在2023年11月29日正式超車港股,出現「黃金交叉」,最後港交所宣佈,從2023年11月22日起,將IPO定價至掛牌時間由T+5,一口氣縮短三個交易日至至T+2。
如今臺股跌不止,港股狠甩臺股,於2月26日收盤時再度形成港股對臺股「黃金交叉」,港股3月6日更攀上24K收24,369點,臺股收22,715點,落後港股1,654點。
IPO定價至掛牌時間縮短政策,經過多年研議,證交所正式宣佈,將從3月31日起上路,IPO定價至掛牌時間由原本的T+10縮減三個交易日、至T+7。
依證交所公告,目前已獲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主管機關覈准的「準上市」公司,有意騰-KY、創控、臺康生技及兆聯實業等,有機會成爲第一波適用新制的公司。
據悉,歐美主要國家包括美、英、德、法等證券市場,實施T+1已行之多年,香港於2023年11月跟進至T+2。相關人士分析,臺灣仍然無法快速跟上,主要原因爲國外多采詢價圈購,而臺灣因散戶結構比重較高,加上之前詢圈曾出現弊端,主管機關希望透過「競價拍賣」的透明平臺,讓多數投資人都可以透過競價拍賣及公開申購,讓投資人蔘與IPO。
事實上,臺股IPO從競拍投標開始日(T-4),到競拍開標(定價日,T日),再到公開申購開始日(T+2)、公開申購抽籤日(T+6)及股票掛牌(T+10),合計長達12個交易日。
依證交所規劃,臺股IPO程序縮短的三個交易日,主要是公開申購將與競拍重疊,會落在競拍前一天(T-1),將公開申購整個時間提前三個交易日,將加速股票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