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ADC拓荒第一人,Padcev大進擊
每一款創新藥商業層面的大獲成功,似乎都離不開對臨牀價值的系統重構。
全球首個Nectin-4 ADC藥物Padcev,就是如此。
Padcev已經成了輝瑞腫瘤業務板塊增長勢頭最猛的藥物之一,2025年上半年銷售額接近10億美元,同比增長32%,按照這個增長趨勢,全年將突破20億美元。相比2020年上市首個完整年2.2億美元的銷售額,5年時間幾乎翻了10倍。
Padcev的爆發並非偶然,而是一場從末線到前線、從單藥到ADC+IO聯合策略的精準拓荒。
從2019年獲批二線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起步,到2023年聯合K藥躋身一線標準療法,取代傳統的化療+免疫方案,Padcev商業價值快速放大。彼時Nature Reviews曾預測,2026年Padcev銷售峰值將達34億美元。
眼下,Padcev還在向前推進戰線。8月12日,輝瑞與安斯泰來公佈Padcev聯合K藥治療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的3期臨牀數據,結果顯示該組合可顯著延長患者圍手術期生存期。
每一次適應症前移,都在撬動更大的市場空間。美國MIBC患者數量遠超轉移性患者,其中80%會接受膀胱切除術。而術前新輔助、術後輔助的完整治療週期,蘊藏着巨大用藥空間。
不斷改變膀胱癌治療格局的Padcev,註定成爲一款大藥。在MIBC領域,還有多項聯合療法在推進臨牀,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臨牀也在進行之中;除此之外,其還在探索、乳腺癌、頭頸癌等更廣闊的領域。
這不僅是一款藥物的成功,更可以說是ADC+IO組合的首次系統性驗證,爲腫瘤治療提供着新樣本。
顯然,在創新藥的世界裡,“第一人”的榮光永遠屬於那些看得夠遠、扎得夠深、敢於把科學信念轉化爲臨牀證據的拓荒者。
/ 01 /一款大藥初誕生
Padcev的誕生,與大部分腫瘤藥物一樣,講述的是顛覆者的故事。而其顛覆的是膀胱癌領域。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長期以來,以順鉑爲基礎的新輔助化療一直是MIBC的標準治療。
然而,順鉑的臨牀應用也存在諸多限制:一方面,順鉑會引發患者腎功能不全、神經毒性、耳毒性等問題,半數以上的患者都無法適用。
另一方面,即便患者接受了順鉑治療並給予PD-1抑制劑,客觀緩解率(ORR)僅爲20%,後線治療同樣面臨藥物匱乏的困境。
傳統藥物在療效及安全上的不足,也讓臨牀對更有效、更耐受的治療方案,尤其是精準化療,產生了迫切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ADC藥物進入了探索視野。但早期ADC產品因技術瓶頸問題,臨牀失敗率較高。
以Seagen爲代表的企業,通過優化連接子和載荷率先完成了技術突破,提升了ADC的療效並一定程度減少了安全性問題。而Nectin-4在膀胱癌中存在異常高表達,具有快速內部化的特性,與ADC類型藥物的靶向機制完美匹配,其精準治療的潛力也因此被充分挖掘。
最終,首款靶向Nectin-4的ADC Padcev應運而生,也爲膀胱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2019年12月18日,Padcev憑藉EV-201試驗數據獲得加速獲批:在接受過順鉑化療和PD-1/PD-L1抑制劑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mUC)患者中,使用Padcev後,ORR達44%,完全緩解率(CR)達12%,緩解持續時間(DoR)長達7.6個月。
Padcev上市後,直接改寫了二線用藥指南。考慮到Seagen在ADC商業化的經驗、安斯泰來在泌尿、腫瘤領域的成熟讓市場對Padcev的未來充滿信心。
然而,Padcev上市之初的表現,並未呈現市場預期中的爆發性增長。上市第一年,全年銷售額爲2.22億美元,即便臨牀滲透至第三年,也仍處於穩定爬坡狀態,2023年銷售額突破5億美元。
距離成爲一款重磅炸彈,還有不短的路要走。
不過,這並不是Padcev的終點。
/ 02 /從末線到新輔助
2023年10月的ESMO會議,是Padcev的又一個高光節點。
Padcev公佈的最新臨牀結果顯示,其聯合K藥用於mUC一線治療後,OS達到22.5個月,較傳統化療聯合免疫方案相比療效翻倍,且安全性更優。
在當年12月,FDA將該組合在膀胱癌一線治療領域的“加速批准”,轉爲完全批准。這意味着,傳統化療在膀胱癌中的一線治療“統治地位”已被正式終結。
Padcev聯合療法的勝利源於前瞻的佈局。早在2019年,Padcev尚處申請獲批階段,安斯泰來、Seagen就已經與默沙東敲定聯合K藥治療的臨牀試驗方案。
這種聯合並非偶然嘗試,而是基於作用機制的必然選擇。過去,IO療法的聯合搭檔,主要是化療。而作爲精準化療藥物,ADC或能替代傳統化療,起到“1+1>2”的協同效應。
然而,在當時全球僅幾款ADC上市的背景下,推進ADC + IO的聯合策略,無疑需要超前的戰略眼光,並承擔相應的風險。當然,這也契合了其作爲Nectin-4 ADC“第一人”的探索姿態。
這份臨牀決策的前瞻性,直接轉化爲商業層面的成功。
2023年,Padcev一線適應症獲批時,市場預期已十分高漲。Nature Reviews預測,其2026年銷售額將達34億美元,有望成爲全球排名第二的ADC藥物。
而隨着一線聯合療法的獲批和臨牀認可度的提升,Padcev加速放量,銷售額顯著增長。2024年,銷售額飆升至15.9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92%。
到了2025年,這個數據還在攀升。輝瑞最新財報顯示,Padcev上半年銷售額爲9.67億美元,同期增長32%。其在一線mUC治療中已獲得超過50%的市場份額。
安斯泰來公司在電話會議中也提到:“在美國針對尿路上皮癌的一線治療適應症領域,我們現在基本上已經接近所能預期的最高市場份額。”
一線替代化療的成功,讓其商業價值迅速放大。更關鍵的是,這種價值並未見頂,隨着適應症持續前移,尤其向圍手術期拓展,Padcev的上限還在進一步提高。
8月12日,輝瑞與安斯泰來公佈Padcev聯合K藥治療MIBC的3期臨牀數據,結果顯示該組合可顯著延長患者無病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尤其對順鉑不耐受的患者羣體帶來突破性獲益。
從末線到新輔助,每一次適應症前移,都在撬動更大的市場空間。數據顯示,美國MIBC患者數量遠超轉移性患者,其中80%會接受膀胱切除術。而術前新輔助、術後輔助的完整治療週期,蘊藏着巨大用藥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Padcev正在開發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適應症,一旦能成功破局,更是有望打開更高的天花板。
除此之外,Padcev還在其他表達Nectin-4的癌症中積極探索,其中乳腺癌、黑色素瘤、胃癌等實體瘤研發已進展到臨牀2期。顯然,Padcev正在多方面醞釀着下一場爆發。
/ 03 /步步爲營
從2019年到2025年,Padcev用六年時間完成了單藥從二線治療、聯合療法拓展至一線及輔助治療階段,極大改變了膀胱癌的治療格局。這一成功背後,不僅是ADC技術的勝利,更是一套清晰戰略邏輯的成功驗證。
Padcev的躍遷表面看順理成章,但深入瞭解企業的預期及動作就會發現,每一步成爲“第一人”的突破背後,都藏着不爲人知的挑戰。
對於安斯泰來和Seagen來說,這需要直面更早期人羣的風險承擔、手術窗口期的安全邊際,以及多隊列協同與監管路徑等多重難題,而他們的核心堅持從一開始就很明確,“臨牀價值是起點,商業價值在其次”。
通過前期漫長的研發與試驗投入,在大規模臨牀患者治療中驗證出OS獲益,最終把膀胱癌領域未被滿足的需求,轉化成了支撐藥物進階的確鑿證據。
這種戰略定力還體現在關鍵決策的前瞻性上。Padcev與K藥的聯合推進,最早可追溯到Seagen對另一款針對霍奇金細胞瘤的ADC藥物Adcetris的思考。
Seagen此前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Adcetris與K藥的聯合探索提出得更早。而Padcev與K藥的真正攜手,也離不開默沙東的“主動”。僅僅基於Padcev的早期數據,默沙東就看中了Padcev對順鉑的可替代性,主動提出聯繫FDA尋求臨牀批准並探討試驗設計的可及性,積極參與開發,最終讓這一聯合方案落地。
同時,管理層對“更早階段”的探索也從未停歇。2019年剛獲批上市時,Seagen就提到Padcev的三個目標:強化Padcev的二線治療;將Padcev應用於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線治療;評估Padcev在早期尿路上皮癌中的應用。
此後,兩家企業在投資者會議和公告上更是反覆強調,Padcev + K藥不僅是轉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線的組合,還要持續探索“earlier setting”。
從理念到行動,Padcev通過與K藥的合作,成爲了IO+ADC在臨牀路徑上的“拓荒第一人”,率先打開了從轉移性到圍手術期的完整治療版圖。
從mUC到MIBC,一步步實現從轉移到可切除、再到圍手術期的覆蓋,每一步突破都有紮實的證據支撐。儘管如今Padcev仍然時刻面臨競爭壓力,先發優勢也容易被後來者稀釋,但其藥物開發策略,無疑值得借鑑。
隨着對全球膀胱癌市場的進一步滲透,持續探索乳腺癌、胃癌等實體腫瘤,Padcev將不斷刷新自己的上限。其成長軌跡也讓我們看到,在創新藥的世界裡,“第一人”的榮光永遠屬於那些看得夠遠、扎得夠深、敢於把科學信念轉化爲臨牀證據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