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以非x86架構處理器參考設計展示18A製程應用效能 化解市場良率疑慮

針對市場傳出Intel在18A製程良率面臨挑戰的傳聞,Intel稍早釋出釋出技術展示影片,直接以18A製程用於非x86架構處理器爲例,強調18A製程設計的實際效能表現,更強調不論是硬體制造還是搭配軟體開發工具,Intel都已經爲客戶佈署做好準備。

影片中以代號「DeepCreek Falls」 (DCF)的Intel IFS (Intel Foundry Services)參考設計SoC,本身並非以x86架構打造,採用1組高性能核心加上2組效能最佳化核心,以及4組效率核心組成的異構運算平臺,同時整合2組PCIe通道控制器及4組記憶體控制器,鎖定高效能運算與多工需求。

在性能展示中,該運算平臺同時執行日常文書工作、4K影片串流播放、3D遊戲及3D動畫軟體處理,呈現多工任務處理下的穩定性與效能輸出表現,讓潛在非x86架構處理器客戶能對18A製程的可行性與穩定表現更加放心。

影片後段更進一步展示Intel的開發者支援工具鏈,透過Intel Vtune Profiler性能分析工具,工程團隊表示對相同架構進行軟體最佳化前後的運算時間進行比較,其中在未最佳化調整時的處理時間約爲35秒以上,而最佳化之後的處理時間則縮減至6.578秒,意味經過Intel工具調校之後,運算平臺的處理效能可提升至原本的約5倍速度,大幅縮短多核心分工下的運算延遲。

Intel強調,這段展示不僅是硬體效能的呈現,更反映其在軟體開發環境的積極佈署,尤其針對非x86架構運算平臺的支援,從製程到開發工具都力求一次到位。

外界解讀,這次示範除了作爲技術宣傳外,更有一定程度的「市場信心喊話」意味。畢竟在晶圓代工領域,18A製程是Intel實現「五年追趕臺積電」策略的關鍵節點,而對於非x86架構處理器客戶的接單意願將有關鍵影響,同時也對IFS未來營收有直接影響。

目前Intel尚未公佈該SoC的具體量產時程與實際應用對象,但從這次公開的訊息顯示,Intel更希望傳達的是18A製程不僅用於自家處理器產品,更可用於多元架構處理器。

在競爭對手持續加碼先進製程、AI加速器與專用晶片代工服務的同時,Intel此次選擇以非x86架構產品示範新制程性能表現,或許也意味着未來IFS的客戶組合,將不再侷限於傳統PC與伺服器處理器,而是橫跨更廣泛的運算應用市場。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