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揭露14A製程進展順利 性能與良率表現超越預期、潛在客戶高度關注
▲英特爾。(圖/路透社)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據外媒《wccftech》報導,Intel財務長(CFO)David Zinsner 近日透露,下一代 14A 製程技術 進展超出預期,並已開始向潛在客戶進行樣品測試,顯示市場對此新制程的興趣相當濃厚。
Zinsner表示,14A 製程目前的成熟度相較於當初同階段的 18A 製程更佳,不論在效能與良率表現上皆更爲突出。他指出:「14A 的起步相當順利,若比較其成熟度與當時的 18A 相同階段相比,我們在效能與良率方面都更好,意味着14A 開局非常成功,我們只需要持續保持這樣的進展。」
根據Zinsner的說法,14A 製程的效能與良率表現幾乎已達到18A 製程的水準,且進度提早近一年,相較官方設定的風險試產時間表大幅提前,對Intel晶圓代工事業的長期佈局具有重大意義。
與 18A 主要供應內部產品(如 Panther Lake)不同,14A 將是 Intel 首個明確鎖定外部客戶的製程節點,被視爲決定Intel能否真正打入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關鍵。
目前,Intel已在各個重要的開發里程碑階段,與潛在客戶進行樣品驗證及意見回饋,藉此在正式量產前優化設計,以爭取實際代工訂單。根據Intel規劃,14A製程預計在2026年底進入量產,因此仍需觀察其最終成果能否符合業界預期。
技術層面上,14A將採用高數值孔徑(High-NA)EUV曝光技術以及 RibbonFET 2 電晶體架構,預期將在效能、能效與密度方面,全面超越現有的18A製程。
從財務角度來看,14A製程的成功也被視爲Intel能否順利轉型爲具有競爭力的代工服務供應商的重要指標,攸關公司未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