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財報:營收超預期,盈利垮塌

英特爾於近日公佈了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整體呈現“營收回暖、利潤承壓”的格局。儘管收入略高於市場預期,止住了連續下滑的頹勢,但鉅額虧損與大規模重組成爲市場關注焦點。財報發佈後,英特爾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挫超過4%,反映出投資者對其盈利能力和戰略執行的擔憂仍未消除。

本季度,英特爾實現營收約128.6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的119.7億美元。這是自去年以來首次實現同比增長,顯示公司核心業務的需求正在企穩。然而,淨虧損高達29億美元,每股調整後虧損爲0.10美元,遠低於分析師普遍預期的0.01美元正值。盈利塌方的主因在於高達19億美元的重組費用以及超過10億美元的資產減值與一次性開支。

面對盈利困局,管理層宣佈了一系列“壯士斷腕式”改革舉措,包括裁員15%、取消多個歐洲建廠項目,以及放緩美國俄亥俄州晶圓廠的推進計劃。此外,公司還決定終止對18A先進晶圓製程的進一步投資,轉而將重心放在更成熟的14A技術上,以吸引外部代工客戶。如果該轉向未能成功落地,英特爾未來或將被迫退出尖端代工市場。

市場對這份財報的反應偏向保守。儘管收入回升被視爲積極信號,但持續虧損、戰略收縮及對未來成長的不確定性,削弱了投資者的信心。財報電話會議中,CEO坦言,公司仍有許多問題待解。他表示,“我們營收超出預期,展現出執行力和市場需求的回暖。盈利受到一次性減值和重組支出影響,我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正,才能推動公司前行。未來將以客戶需求爲導向,贏回信任。”

現實挑戰不容小覷。英特爾目前仍未擺脫持續虧損的困境,裁員和項目砍單也引發外界對其執行力的質疑。在AI芯片市場上,英特爾遠落後於NVIDIA,代工業務雖然有增長跡象,但尚未形成規模優勢。儘管短期營收表現有所恢復,但“後勁”能否持續,仍待市場檢驗。

值得一提的是,財報也並非全無亮點。收入打破了連續四個季度的同比下滑,爲公司轉型帶來一絲曙光。代工與AI業務本季度分別實現約3%和4%的小幅增長,核心板塊展現出一定韌性。同時,公司對第三季度的業績指引也相對積極,預計營收將在126億至136億美元之間,釋放出一定的謹慎樂觀信號。

總體來看,這是一份“營收企穩、利潤塌方”的財報,揭示出英特爾當前正處於深度結構調整期。管理層的改革意圖明確,但路徑充滿挑戰。未來英特爾能否在AI和代工兩大賽道重新站穩腳跟,仍有待市場與時間的檢驗。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