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8A開始投片 拚Q4量產自家CPU

英特爾亞利桑那州新廠涵蓋Fab52、Fab62廠區,自2021年起投入建設,耗資320億美元打造。依據設備進場時程與規模評估,Fab52產能預計年底可達月產1,000~5,000片,明年將進一步擴充至1.5萬片,最終滿載規劃達3萬片。由於採用最先進製程Intel 18A,將超越競爭對手,率先於美國境內進入2奈米及更先進節點的量產。

英特爾ITT 2025首次移師亞利桑那州舉行,帶領外界一窺美國先進製造的神秘面紗。作爲密切合作夥伴,臺灣筆電品牌大廠的共同執行長亦親自到場支持,顯示對Intel即將推出的CPU產品深具期待。

半導體業界分析,搭配美國政府晶片關稅政策,英特爾亞利桑那州廠將成爲全球晶片業者的必要選項。IC設計業者指出,雖然Intel 18A在電晶體密度上仍追趕對手,但憑藉晶背供電可降低正面佈線擁塞、提升時脈表現,已有國際大廠開始與之合作。

法人預估,隨着亞利桑那州廠產能逐步爬升,將帶動再生晶圓、鑽石碟、研磨墊等耗材需求大幅增加。

據悉,臺廠中砂已與美系大廠合作,涵蓋晶圓代工與記憶體業者;昇陽半導體的再生晶圓價值,也有望隨晶背供電導入而大幅提升。

在先進封裝方面,英特爾主打Foveros(3D 堆疊封裝技術)與EMIB(嵌入式多晶片互連橋接)兩大技術。Foveros爲核心3D晶片堆疊技術,可將不同製程、不同功能的Chiplet直接堆疊,現已應用於Meteor Lake CPU處理器。

至於EMIB則利用矽橋進行連結,無須整塊大型中介層(interposer),而是在晶粒邊界局部嵌入小矽橋,讓封裝尺寸更具彈性,且成本低於大面積CoW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