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M中國 20年”學術活動在天津大學舉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 通訊員 趙暉)6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元英進,合成生物學領軍者、SynBioBeta(蓓塔合成生物創業公社)創始人、首席執行官John Cumbers(約翰·康伯斯),歐洲科學院院士、曼徹斯特大學教授蔡毅之,與天津大學歷屆iGEM團隊成員共聚一堂,參加天津大學主辦的“IGEM中國 20年”學術論壇,共同探討合成生物學未來發展方向。
iGEM競賽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頂級學術性競賽,最早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起,是一項以合成生物學爲核心,綜合生命科學、數學、工程學、信息科學、藝術設計等多個學科的國際大賽。
Cumbers博士及蔡毅之教授與天津大學有深厚淵源,早在2006年,他們就任中國iGEM宣傳大使期間,就訪問天大宣傳iGEM大賽及合成生物學理念。爲了加速中國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元英進教授在2007年舉辦了我國首次iGEM研討會,組織國內高校與美國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的知名合成生物學家深度交流;2007年元教授又舉辦了亞洲iGEM帶隊老師培訓班,此後天津大學乃至中國的iGEM團隊開始參與這項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重要賽事。
“2006年,我們帶着合成生物學的種子來到天津大學,去了北京、天津、上海、合肥4座城市的5所高校,在大學教授和本科生中撒種,如今看來在天津這片沃土上,合成生物學已長出了繁茂的森林。”蔡毅之教授表示IGEM在中國是從天津大學開始的,爲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培養了衆多科研人員。合成生物學當年還是萌芽的新興學科如今已經成爲備受矚目的、前沿的重要學術領域,中國的科研團隊已經成爲該領域的中堅力量。活動中,Cumbers博士作了題爲“合成生物學:通過基因讀、寫、編輯打造可持續的未來”的報告。
天津大學是最早把這項國際賽事引入中國的高校。因爲這項大學生國際比賽,天津大學開設了一門本科生課程——基因組設計合成。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學從零起步走到世界科技前沿,牽頭建設合成生物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近三年合成生物學領域研究論文發表量全球第一。
作者:陳欣然 趙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