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稅助攻 9月車市回溫近1成
受進口車關稅未定干擾,汽車買氣低壓好一陣子,但隨着貨物稅加碼減徵強心針上路,9月車市不畏民俗月干擾,買氣明顯回升。此爲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熬出頭!受進口車關稅未定干擾,汽車買氣低壓好一陣子,但隨着貨物稅加碼減徵強心針上路,9月車市不畏民俗月干擾,買氣明顯回升,掛牌數來到3萬2227臺,雖比去年同期衰退12%,卻較上月一口氣成長9%,將近1成。車商龍頭和泰車更看好買氣解凍剛開始,10月有可能來到3.8萬臺,比去年同期雙位數成長,愈近年底愈旺。
另外,因應汽車朝「智慧化」發展,產官研1日也宣佈成立國內AI車電平臺,由經濟部技術司牽線,電電工會(TEEMA)與臺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簽署合組「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將結合電子五哥等ICT產業與研究法人,聚焦智慧座艙、自動駕駛與車聯網等智慧車電生態系,打造兆元AI車用市場。
9月車市,各品牌販售表現方面,仍爲和泰車一枝獨秀,TOYOTA單月販賣8340臺,直接拿下四分之一市佔率,穩居總市場販賣冠軍,更持續囊括非豪華品牌轎車及休旅車雙料冠軍。Lexus在高級車市場佔有率也逾2成,前9月仍較去年同期成長0.2%。
南陽實業副總經理詹醒升分析,貨物稅對車市激勵不會「用噴的」,而是慢慢加溫,主因是政策效期長達5年,時間相當充裕,加上先前車市冷太久了,解凍總是需要一些時間,相信在各品牌陸續推出新車,輔以加碼促銷,車市應該會明顯感受到「活過來了」。
詹醒升認爲,汰舊換新減10萬元,相當於國產車價最多打85折,吸引力更甚進口車,國產車買氣復甦強度也會勝過進口車;進口車還是卡在關稅談判,只要美國車開放的問題沒有明確答案,車主就會繼續等,依舊無解。
AI車電平臺方面,電電公會秘書長林全能表示,聯盟將以3方向推動,包括羣聚能量打造完整AI Automotive供應鏈,其次以臺灣半導體優勢,深化智慧自駕、智慧座艙及整車應用,最後則是由臺灣的核心企業鏈結國際市場,打造兆元等級的產業鏈。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指出,AI正在重塑汽車的產業鏈,過去產業強調車輛的硬體制造,但現在AI已經成爲驅動車輛智慧升級的靈魂,聯盟將整合跨法人的研發能量,讓臺灣的AI車電技術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