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陽明山兇手找到了 國研院:全臺已拆光
▲陽明山狂燒5小時,受損面積4.5公頃,空勤總隊直升機當天掛5噸水袋救火。(圖/翻攝自臉書/空勤總隊)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臺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上月14日發生火災,初步調查顯示,起火原因可能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設置的空氣品質感測器有關。該感測器由太陽能供電模組提供電力,疑似內建鋰電池引發火災。國研院已於4月底前拆除全臺各地共16支有鋰電池的空氣品質感測器,以確保安全。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24日親赴失火地點了解現場狀況,他指出,4月14日的失火事件疑似由空氣品質感測器太陽能供電模組的鋰電池所引起,因此國研院國網中心在今年4月底之前已經拆除了安裝在新竹市、南投縣、臺南市及嘉義縣的16支內建鋰電池的空氣品質感測器。此外,國研院也要求轄下各中心完整盤點在全國各處的儀器設備,落實管控機制,以確保所有儀器的安全性。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於2022年委託廠商,在陽明山小油坑架設三支含有太陽能供電模組的空氣品質感測器,透過Band 20無線電波段,將感測資料傳輸回國網中心主機,驗證Band 20在沒有商用無線網路5G、6G及惡劣環境中,亦可傳輸資料。
根據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指出,此次火災受損面積約4.5公頃,災損範圍多爲芒草及少部分箭竹林植被。吳誠文主委表示,已責成國研院全力協助後續的復原與監測工作,以助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及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掌握復原狀況。
▼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發生大火,空勤總隊直升機執行高空滅火。(圖/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