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綜合市佔率下滑,TCL中環如何扭轉頹勢?
“經營戰略偏差、業務結構存在短板以及一些經營決策失誤。”TCL中環(002129.SZ)董事長李東生在年報中對業績鉅虧原因如是說明。
2024年受行業階段性去產能影響,主產業鏈上市公司普遍虧損。TCL中環作爲硅片領域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成本領先以及初創了210大尺寸硅片,但行業寒冬中,決策失誤被放大,使得公司的經營業績惡化程度尤其突出。
在行業自律減產驅動下,TCL中環一季度的淨利潤環比減虧。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2024年TCL中環的硅片綜合市佔率下滑了4.6個百分點,公司仍稱“硅片綜合市佔率全行業第一”,但在光伏產業全面向N型技術過渡、需求面臨陣痛期的階段,丟失的硅片市場份額能否被找回?公司組件轉型慢與供應鏈能力不足的情況能否得到改善?這些不僅是TCL中環管理層面臨的挑戰,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負毛利率與資產減值導致利潤鉅虧
根據財報,2024年TCL中環實現營業收入284.18億元,同比下降51.95%,歸母淨利潤、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虧損98.18億元、109億元,分別同比下滑387.42%、523.35%。
TCL中環表示,三項原因導致業績虧損:1、產業鏈價格跌破現金成本,公司光伏業務板塊自二季度初出現毛利率虧損;2、電池組件業務相對競爭力不足,產品轉型慢於市場需求,產銷結構與規模不達預期,在行業週期底部進一步拖累經營業績;3、歐美市場價格下跌以及美國組件市場退回產品,導致控股子公司Maxeon業績大幅下滑。
TCL中環的主營產品包括硅片、組件、硅材料、光伏電站以及其他,除了硅材料,其餘四項產品去年的營收與毛利率均同比下滑,硅片收入佔比最高,盈利能力下降也是最嚴重。
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是TCL中環淨利潤虧損的另一項原因,減值影響利潤的項目主要是存貨跌價和商譽。根據公告,2024年末,TCL中環的減值合計51.99億元,其中,存貨跌價準備40.54億元,其中轉回或轉銷金額36.35億元,對當年淨利潤影響-4.18億元;商譽減值準備影響利潤總額-9.15億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存貨賬面餘額爲86.76億元,存貨跌價準備爲23.52億元,賬面價值爲63.24億元。
存貨跌價的影響延續至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當期公司資產減值損失發生額-7.09億元,同比增加41.19%,主要來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同比增加。同時,截至3月31日,TCL中環的存貨期末餘額額外66.24億元,比期初增加3億元。
4月下旬以來,國內光伏搶裝潮進入尾聲,需求減少導致上週以來國內硅片價格跌幅超過9%,且短期內尚未出現價格跌勢緩解跡象,組件、電池環節也紛紛跌價,TCL中環二季度的存貨跌價會否進一步擴大是投資者的主要擔憂。
丟失的市場份額與組件轉型難題
光伏產業在去年四季度進入減產保價,部分上市公司的一季報虧損金額出現收窄,TCL中環也實現了環比改善。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61.01億元,同比下降38.58%,環比增長4.54%,歸母淨利潤虧損19.06億元,環比減虧逾18億元,同比下滑116.67%。
在今年一季度,TCL中環着力解決組件業務,實現一定效果,當季度組件出貨1.9GW,同比提升19%。公司稱,一季度推動電池組件業務的多個環節升級,包括改造TOPCon標準組件產線並籌建2GW BC組件產線,逐步形成全價值定位組件產品組合,滿足市場需求,並加速營銷能力建設。
“組件產品直接面對光伏終端客戶,在產業鏈競爭加劇、產能供需錯配的階段下,既挑戰光伏企業現金流、成本管控能力,又考驗公司響應客戶需求的產品變革及供應鏈調整能力。”某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說:“光伏企業規模化推動的市場份額提升,在一輪技術迭代中,先發技術、產能優勢往往會不斷擴大。但對當前光伏產業來說,裝機潮收尾後,由於電站收益率不確定性引發的短期需求陣痛期,這對光伏製造商上半年經營會產生多大影響仍是未知數,因此相比技術、供應鏈、產能,與存活能力直接相關的現金流競爭是企業直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