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大課間

北京日前發佈《關於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身心健康二十條”),旨在聚焦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強健學生的體魄和心理素質。具體舉措實施已月餘,“身心健康二十條”日漸融入校園生活,每日的大課間成了少年們擁抱陽光的專屬舞臺。透過同學們的文字,我們看見羞怯的女孩在接力賽中蛻變成領跑者,“搗蛋鬼”在球門線上守住了集體的榮耀。大課間的魅力,不僅在於跳動的卡路里,更在於那些在運動中萌發的勇氣、友誼與自信——當陽光少年們在操場上肆意奔跑時,他們揚起的不僅是衣角,更是生命中最蓬勃的力量。

“繩”採飛揚

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小學六(3)班盧予哲

指導教師:李雅菲

優美的下課音樂宛如歡快的鳥鳴,瞬間打破了教室的寧靜。同學們如同出籠的小鳥,歡呼着、雀躍着涌出教室,直奔操場。

放眼望去,大課間的操場上熱鬧非凡。籃球場上,小張、小汪、小邱等人正圍着籃球展開激烈的較量。他們身姿矯健,你爭我奪,籃球在他們手中彷彿被賦予了生命,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優美的弧線。跑道上,小吳和小盧宛如兩匹脫繮的駿馬,風在耳邊呼嘯,他們全力衝刺,每一步都充滿力量,汗水在陽光下閃爍,那是拼搏的勳章。乒乓球檯前,小明和小紅手持球拍,全神貫注。小小的乒乓球在球檯上來回穿梭,像靈動的小精靈,他們的眼神緊緊跟隨,每一次揮拍都精準有力,你來我往之間,盡顯競技的緊張與刺激。

我站在操場邊,看着這熱鬧的場景,心裡琢磨:“玩點什麼好呢?”就在這時,小孫扛着一根長長的跳繩走了過來,大聲提議道:“咱們來跳繩吧!”“好啊!”大家紛紛響應,很快便站成了一排。

“嗒,嗒,嗒……”小陳和小周有節奏地擺動手臂,繩子在空中歡快地飛舞。我前面的小李是個跳繩高手,只見他微微弓身,目光緊緊盯着上下翻飛的繩子,找準時機,如同敏捷的羚羊一般,輕輕跑過去,右腳輕點地面,身子輕盈地一躍,便輕鬆地跳過了繩子,動作一氣呵成,沒有絲毫拖沓。“哇噻!小李,你太厲害了!”我忍不住讚歎。

終於輪到我了,我深吸一口氣,學着小李的樣子跑過去起跳,可沒想到,繩子絆在了腳上。我有些懊惱,心裡嘀咕着:“怎麼會這樣?”我仔細思索,覺得應該是跳得不夠高。於是,再次嘗試時,我拼盡全力高高躍起,就像跳遠運動員一般,可繩子還是打在了我的腿上。我垂頭喪氣地走到隊尾,撓了撓頭,實在想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這時,小李注意到了我的沮喪,他快步走過來,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說:“小盧,別灰心,你的姿勢其實沒問題。跳繩可是個團隊協作的遊戲,前面的人過去了,你得看準時機再上,跳完後也要趕緊歸隊,別影響後面的同學。加油,你肯定行!”說着,他握緊拳頭,給我比了個勝利的手勢。其他同學也紛紛圍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鼓勵我。

我重新振作起來,認真觀察前面同學的節奏,等待着合適的時機。終於,我瞅準繩子揚起的瞬間,果斷起跑、起跳,雙腳輕盈地躍過了繩子,穩穩地落在了另一邊。“耶!”我興奮地叫了起來,那種成功的喜悅如同絢爛的煙花在心中綻放。我終於學會跳繩啦!

上課鈴聲響起,我意猶未盡地跟着同學們回到班裡。坐在座位上,回想起剛剛課間發生的一切,心中滿是溫暖與感動。這次跳繩的經歷,不僅鍛鍊了我的身體協調性,更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協作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共同成長。

籃板上的青春拼圖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初二(7)班楊子軒

指導教師:劉愛平

“叮鈴鈴……”熱鬧的大課間隨着下課鈴聲的響起而到來,同學們如潮水般涌出教室,我們幾個男生抱着籃球,直奔操場。一場緊張而刺激的籃球賽即將拉開帷幕。

經過簡單的分隊,激烈的對抗賽正式開始。籃球在手下急促而又靈活地翻滾,“咚咚咚”,籃球砸在地面上的聲音,聽得人熱血沸騰。球在空中不斷傳遞,最終來到了我的手中。防守隊員步步緊逼,欲從我手中奪過球權。我靈機一動,手腕一抖,球如同一把尖刀穿透對方防線,從防守隊員身旁擦過,鑽到無人盯防的隊友手中。隊友心領神會,接過傳球,衝進內線,輕輕一跳,籃球“刷筐入網”。

“好球!”隊友激動的歡呼聲劃破空氣,臉上洋溢着進球后的激動與喜悅。進球點燃了場上所有人的激情,青春的氣息在同學間飛揚。攻防轉換,對手鉚足了勁,想要扳回一城。籃球發出,對手快速地傳遞,企圖晃過隊友的防守。球在空中呼嘯而過,卻被眼疾手快的隊友攔下,傳給了我。我快速起跳,出手投籃,球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應聲入網。隊友跑過來與我擊掌,在這一刻,友誼的火焰燃燒得如此純粹。

比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大家的臉上綴滿汗水,認真與專注的神情在臉上浮現。比分緊咬不放,交錯領先。一次次流暢的進攻,一次次緊逼的防守,一次次精妙的配合,一次次精準的投籃,都凝結成一首動聽的青春交響曲。

大課間即將結束,25分鐘的比賽,輸贏早已沒有那麼重要。每個人的臉頰都被汗水與笑容浸透,球場上奔跑和跳躍的身影是青春最好的證明。課間的球賽連同我們的友誼一起烙印在心底,成爲青春拼圖中最美好的回憶。

我跑贏了過去的自己

北京大興精華學校初一(2)班肖卿鈺

指導教師:張昶

曾經在體育課上,同學們像脫繮的野馬,在操場上飛奔,而我總是那個被遠遠甩在後面的人。雙腿彷彿灌了鉛,沉重得難以挪動,呼吸急促,每一次跑步都像是在經歷一場艱難的戰役。

這個學期的大課間,老師開始帶着我們班級跑步,我從一開始的懼怕、擔心,到被老師溫暖的話語安慰:“沒關係,每天給自己一次適應的機會,一個月後,你就會跑出輕鬆的步伐,一百天後,你會變得身輕如燕。”我決定相信老師,跟着慢跑,努力調整呼吸,不去想什麼時候結束,也嘗試去接受肌肉的痠痛。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竟然沒有那麼喘不過氣,速度也沒有之前那樣慢了。

我開始能夠跟上同學們的步伐,不再被落下。我學會了在跑步中享受風拂過臉頰的感覺,享受汗水流淌的暢快。每一次跑步,都像是在和過去的自己賽跑,而我每次總是能超越他一點。

一個月之後,我果然開始享受跑步時的“輕鬆”,甚至不知不覺中跑完800米還意猶未盡。在一次大課間的跑步比賽中,我衝出起跑線,調整呼吸,擺臂有力,邁步輕快。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隻展翅高飛的鳥兒,自由自在地在操場上翱翔。終於,我衝過了終點線。

每天大課間我們都在運動,隨着時間的推移,雖然進步很慢,但我能感受到自己在一點點地改變。當然,大課間的跑操帶給我的,還有更強健的體魄,我的體育成績有所提升,再也不害怕體能檢測和體育考試了!

大課間,見證了我跑步從慢到快的蛻變過程。它讓我明白,只要堅持不懈,勇於面對困難,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如今,每當我站在跑道上,我都會想起這段在大課間時光裡的蛻變之旅,它是我成長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接力棒傳遞的勇氣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初一(14)班李雅涵

指導教師:魏束玲

陽光透過教學樓的間隙灑落時,夏桐又穿着跑鞋往操場角落鑽去。在大課間,她永遠像只離羣的小麻雀,當其他同學在操場上互相打鬧或比賽時,她卻自己沿着跑道,默默地練習,不知疲倦。每每我揪到機會堵截她,問一句“敢不敢比50米跑”,她都慌慌張張後退,像只受驚的兔子,一溜煙兒就沒影了,追都追不上。

轉機出現在大課間的“短跑多人接力賽”。當班主任把我們分配在一組時,我看見她死死揪住衣角,神情緊張。“怕什麼,按自己的感覺來,你跑得那麼快,直接帥炸全場,多酷!”我豪氣地拍拍夏桐的肩膀,“你就只接力,剩下的交給其他人。”

這話把她逗樂了,小聲說道:“我會盡力的。”

“各就各位——跑!”隨着哨聲響起,身爲第一棒的夏桐一邊擺動雙臂,一邊賣力地擡腳。髮梢被風掠起,讓她看起來就像一隻疾飛的燕子,格外輕盈,不一會兒就把其他同學遠遠甩在了身後。當夏桐把接力棒遞給我,我卻因爲太緊張不小心接空了,出發時早已落後。儘管我拼命地追趕,可依舊還是差那麼一點點,看得後面接力的同學焦急不已。

不知是不是錯覺,我隱約聽見夏桐的聲音混雜着風聲傳了過來:“腳再擡高些!就像蹬自行車那樣,一連串地做下來!加油,還差一點點就追上了!”

我按照夏桐說的去做,到最後,果然追上了其他同學。

烈陽逐漸變厚時,我們組終於完成了足足1000米的接力。當最後一棒衝過終點線,夏桐正拼命地鼓着掌,激動得小臉通紅。此刻,陽光的線條鋪滿操場,在我們腳下澆出了一汪晃動的碎金。

從此,原來像含羞草一樣的女孩,長成了會發光的太陽。

一場足球賽改寫的偏見

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五(4)班張梓桐

指導教師:聶依純

我們學校的課間活動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每當歡快的音樂響徹校園,綠茵場上立刻躍動着追逐足球的身影,跑道邊傳來跳繩的清脆聲響。在這場充滿活力的“課間交響曲”裡,我們不僅在折返跑中磨鍊了堅韌的意志,在小組跳皮筋時學會了默契配合,更在一次次你追我趕的遊戲中,懂得了什麼是集體榮譽感——就像那些在大課間裡被汗水浸透的校服,每一道褶皺都藏着成長的密碼。

王興澤是我們班公認的“搗蛋鬼”,上課時,他的思緒像斷了線的風箏,飄到九霄雲外。課間,他像脫繮的野馬疾馳而過,常把同學們擺得整整齊齊的桌椅撞歪,大家都叫他“王小鬧”。然而,直到那天,他顛覆了我們的認知,成了班級大英雄。

那次足球賽,我們班要和高手如林的五年級三班正面交鋒,得選經驗豐富的守門員,可大家面面相覷、竊竊私語,都怕因自己失誤讓班級輸球,教室裡氣氛瞬間緊張。這時,王興澤默默舉起了手。同學們頓時炸鍋:“王興澤能行嗎?別搞砸呀!”他卻抿着嘴脣,倔強的眼神掃過質疑聲此起彼伏的教室。老師說:“這次讓王興澤上場試試,表現好以後就讓他當守門員!”同學們交頭接耳的聲音更大了,有人皺着眉頭搖頭,有人捂着嘴偷笑。

賽場上,王興澤站在球門前,只見他弓着背、身體略微前傾、兩腿自然屈蹲。雖然從他微微顫抖的膝蓋能看出他內心的緊張,但他兩眼死死盯着足球,像只蓄勢待發的獵豹,在球門前左右移動。每當對手擡腳射門,他的瞳孔就會驟然收縮,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順着臉頰滑進衣領。對手多次射門,都被他成功接住,觀衆和對手都驚呆了。

突然,不知從哪飛來個足球,像顆黑色的子彈飛速衝向球門右上角。千鈞一髮之際,王興澤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他咬着牙,眉頭擰成麻花,整個身體騰空而起,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落地時,他重重摔在地上,疼得他倒抽一口氣,卻仍死死把球抱在懷裡。我心裡直嘆:王興澤真是高手!他不服輸的勁更讓我敬佩!場內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歡呼。經他和隊員努力,我們班贏了比賽。哨聲響起的剎那,隊友們將他淹沒在擁抱與歡呼裡。他抹了把臉上的汗水,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守住了咱們班的榮耀!”

此後,“調皮王小鬧”成了“大英雄王興澤”。在教室裡此起彼伏的歡笑聲中,我忽然明白,每個同學都是一片片相互依偎的葉子,在風雨中共同守護着班級這棵茁壯成長的小樹。凝聚着汗水與歡笑的集體記憶,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流淌着最動人的美好。

我們的“世界盃”開場

史家小學通州分校四(7)班週一桐

指導教師:由瑄

下課鈴聲迴盪在耳邊,整個校園瞬間沸騰起來!金燦燦的陽光灑滿了整個校園,連空氣都是暖洋洋、活潑潑的。這正是我們每天最期待的大課間時光!走出教室,同學們像一羣快樂的小鳥衝出教學樓,奔向各自喜愛的活動區。

我和亢睿辰、張楊等幾個“足球迷”更是腳下生風,一溜煙兒從教室衝到操場中央那片綠茵場上。大家嘻嘻哈哈地分成兩隊,一場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盃”開始了。發球、搶球、傳球、射門……笑聲、喊聲、加油聲,交織成了一首充滿活力的交響曲。比分膠着,難分勝負之際,對方球員手球了,我方獲得了一次點球,夥伴的目光都落在了我的身上,這個重任將由我完成。

我的心跳驟然加速,深吸一口氣,一步步向那個小白點走去。此時原本熱鬧的操場彷彿被按下了靜音鍵,我只聽到自己“咚咚”的心跳聲和急促的呼吸聲。助跑、擺腿、發力!腳尖觸球的剎那,只聽嗖的一聲,足球呼嘯着直撲球門——“砰!”一聲悶響,球網劇烈地顫抖起來,蕩起一片勝利的漣漪!

“球進了!!!”亢睿辰像一陣風似的跑過來,摟住我的身體用力搖晃,張楊也撲過來,重重地拍着我的肩膀。那熱烈的歡呼聲,像一陣陣暖風,涌進我的胸膛。

這歡樂的綠茵場,正是大課間活動賜予我們的寶貴禮物。金色陽光照耀着每一個奔跑的身影,也照亮了我們多姿多彩、充滿活力的童年——原來,最美好的成長,就在這書頁間的風聲與球網震顫的嗡鳴聲裡,如此生動,如此閃亮!

·教師點評·

四個維度給課間活動裝上“鏡頭感”

史家小學通州分校語文老師由瑄

要把課間體育活動描繪得具體、傳神,讓讀者更有共鳴感,特別需要小作者在創作的時候關注選材的標新立異,兼顧畫面感與生動傳神的描寫方法,將自己細緻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以細膩的筆觸融入文字。具體可從選材、結構、描寫與立意四個維度入手。

選材上,需摒棄流水賬式記錄,聚焦獨特細節,挖掘瞬間亮點與反差趣味,以小見大展現活動魅力。

結構方面,可採用“鏡頭切換”手法,串聯不同活動片段,營造電影畫面感;也可通過設置懸念與呼應,以疑問開篇,結尾揭曉答案,形成敘事閉環。

描寫時,要充分調動感官體驗,將運動場景與自然氣息相融合,用細膩筆觸勾勒動態畫面。通過慢鏡頭式的特寫,放大關鍵動作,讓文字充滿畫面張力。

立意層面,要深化情感內核。可借植物生長隱喻成長,將個人體驗昇華爲集體記憶。

通過“獨特選材+精巧結構+沉浸式描寫+深度立意”的組合,讓文章既有生動鮮活的畫面,又蘊含打動人心的力量,從而脫穎而出。

統籌/譚衛平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