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舊校園 屏東佳冬大新全齡共創基地啓用

由廢棄校舍活化再利用的屏東縣佳冬鄉大新國小,改建爲大新全齡共創基地,23日正式落成啓用。(羅琦文)

大新全齡共創基地有體適能教室,屏東縣長周春米(左一)和長輩們一起跳韻律操。(羅琦文)

大新全齡共創基地的實境教室,未來可開設長照課程,圖爲長照員爲臥牀者在牀上洗頭。(羅琦文)

大新全齡共創基地的實境教室,未來可開設長照課程。(羅琦文)

大新全齡共創基地的大心咖啡館,長輩們開心享用點心和咖啡。(羅琦文)

大新全齡共創基地實境教室設有體驗區,讓民衆穿上限制行動與視力的輔具,體驗高齡者和中風者的不便,更能感同身受。(羅琦文)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在110學年度裁併人數不到 30 人的佳冬鄉大新國小併入昌隆國小,在介惠基金會協助屏東縣政府勞青處的推動下,舊校舍活化運用,轉變爲一處支持照顧者、長輩與社區居民的全齡共學共創場域「大新全齡共創基地」,今(23)日下午正式開幕啓用。

屏東縣長周春米在啓用典禮致詞表示,縣府將舊校重啓,成爲社區照顧、交流與共學的開始,建構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使用的共融生活場域。大新這個名詞就是臺語「貼心(大心)」的意思,縣府重視長輩退休後的生活,也培訓了照顧服務員來協助被照顧者的需求。

周春米說,照顧者的需求、休憩以及進修等等,是縣府關注的,大新全齡共創基地是推動高齡、被照顧者與在地照顧政策的重要據點,希望照顧者與家庭不再感到孤單,也讓社區民衆與長輩能在這裡互相成長,創造彼此都想留下的生活空間。

周春米表示,大新全齡共創基地提供社區民衆健康樂活課程,建立家庭照顧者互助支持網絡,串連照顧者、長照機構交流與人才培訓,因此縣府借重財團法人介惠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在屏東深耕專業照顧多年的經驗,也感謝基金會推動照顧服務與婦女就業,並曾與竹田國中合作設立全國首座長照實作教室,培育許多照顧人才。

勞青處李雨蓁處長表示,大新全齡共創基地正式開幕啓用,感謝許多企業展現對社區「大心」的關懷,捐贈傢俱、實境教室課程設備、兒童讀物、創意教具、手工皁課程教學、護具等等,透過縣府與企業攜手合作,讓大新全齡共創基地不僅是一處場館,更是一個承載交流與關係的溫馨共享空間。

介惠基金會表示,基地啓用後,將陸續推出多元服務,包括長輩交流與健康促進活動、家庭照顧者喘息支持課程、照顧服務專業技能訓練、青年培力與全齡共融行動,另外也規畫多處功能空間,包括、友善溫暖的照顧咖啡廳、親子互動空間、手作體驗室、共創教室與體適能教室等。不論是需要喘息的照顧者、想學新技能的居民,還是想與家人好好對話的孩子,都能找到一處屬於自己的角落,打造高齡友善社區、實現青銀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