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瀏覽器,爲啥不火了

記者丨章馳

編輯丨王俊

這是不是你曾經的“白月光”?火狐瀏覽器宣佈關停中國公司,這可是當年的瀏覽器頂流啊。17年前也就是2008年,火狐瀏覽器用戶數量達到巔峰,成爲全球最受歡迎的瀏覽器產品,市場份額30%,也就是說10個人裡就有3個人用火狐。

現在呢?6月最新數據,火狐市佔率全球2.37%。

火狐爲什麼不火了?

當年的火狐說他是屠龍少年一點不過分。2004年剛出道的時候,憑藉輕巧、簡潔、安全、快速且有附加組件的優勢,火狐成爲瀏覽器市場的一股清流,從當時的市場壟斷者微軟IE瀏覽器中脫穎而出。可以說,我們如今最常見的瀏覽器使用習慣,其實已經被火狐給定義了。

但隨着谷歌Chrome瀏覽器的迅速崛起,市場又快速發生變化。Chrome瀏覽器簡單穩定,又有極強的兼容性。哪怕其中一個頁面崩了,其他頁面也不受影響。此外,Chrome還建立起了龐大的擴展生態。

但火狐仍舊保持“小而美”的定位,沒有跟上更多元的用戶需求。2012年,Chrome的市場份額首次超越火狐,並從此一騎絕塵。

要說當下給火狐致命一擊的,絕對是AI!

這兩年,一批AI瀏覽器開始崛起,從創業新貴到AI大廠,這個賽道突然變得無比熱鬧。

Perplexity的comet瀏覽器都不用打字,直接跟瀏覽器說話,讓它幫你搜內容做總結,一句話指揮它幹活,就像跟人聊天一樣方便。

當前AI瀏覽器之爭,可以概括爲“巨頭主導、新銳突圍”,既有傳統瀏覽器的AI升級(Chrome、Safari、Edge),也有 AI 原生企業的崛起(Comet、OpenAI),中國本土廠商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戰場(QQ、夸克)。不過現在的AI瀏覽器其實跟Chrome、Safari、Edge屬於同源,本質上都是“Chrome開源內核包了一層AI的外衣”。簡單來說,就是把AI聊天或是AI Agent集成在瀏覽器的側邊欄或者右上角的位置。

未來的瀏覽器一定是以AI爲中心的瀏覽器,但創新演進的方向,我們還不確定,所以這場AI 瀏覽器的入口爭奪戰好戲纔剛開場!

除了入口爭奪,還有數據主權的終極博弈。瀏覽器作爲用戶行爲數據的核心採集器,成爲 AI 訓練的關鍵資源。據說OpenAI 如果收購 Chrome,將直接獲得34.5 億用戶的瀏覽數據。所以隱私保護成爲很多瀏覽器廠商的差異化賣點,更別說“AI幻覺”“深度僞造”這一系列風險,仍然需要提升應對措施。

業內把當下的AI瀏覽器之戰稱爲“第三次瀏覽器大戰”,瀏覽器的“新王”是誰?我們且看用戶和資本怎麼用腳投票!

SFC

出品丨21財經客戶端 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丨金珊

21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