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海運價有望止跌反彈 長榮、陽明等可望受惠
航運業者指出,全球貨櫃輪運價跌跌不休情形有望改善,首先是全球海運業者北美航線9月下旬開始大量減班,中國大陸十一長假後趕着新年及耶誕節開始出貨。路透
航運業者指出,全球貨櫃輪運價跌跌不休情形有望改善,首先是全球海運業者北美航線9月下旬開始大量減班,中國大陸十一長假後趕着新年及耶誕節開始出貨;其次是歐洲線要開始進行年度合約談判,航商都不願意賠錢簽約,運價有望止跌反彈。
大陸即將放十一長假,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連續第四周下滑,四大主要航線運價都走低,其中美西線跌幅逾一成,歐洲線每TEU(20呎貨櫃)跌破1,000美元關卡;承攬業者表示,銷歐、美的貨量不多,東南亞的貨量雖然較旺,還無法立即補足缺口。
不過,業者預期,第4季海運市場貨量及運價有望止跌反彈,物流業者認爲,遠東到北美線的運價波動幅度將會加大,今年5、6月運價應該是今年的高峰,現在運價爲高峰時的三、四成,船公司已大量減班,效應會開始浮現。
全球海運業者都依市場需求進行航班調整,各大航商北美航線9月下旬明顯減班,其中「Premier Alliance卓越聯盟」許多航班已停到明年3、4月,推估美西、美東減班約20%,這個還不包含其他海運聯盟及業者的減班數,可以看出北美市場航班正快速減少中。
歐洲線方面,正在靜待耶誕節、新年的年節商機需求出籠,加上2026年世足賽將開跑,有望帶動歐洲景氣回升,運價跌勢有望收斂。而歐洲線進入第4季長約換約期,國內的陽明已經表態,不可能賠錢籤長約。
由於2026年世足賽剛性需求會開始出籠,即便大船投入多,貨量不足,歐洲線運價也有望逐漸回穩;近洋線方面,第4季是傳統旺季,運價及運量表現相對穩健。
長榮(2603)、陽明 (2609)都已表示,中東地緣政治問題無解,未來三個月還沒有看到紅海復航的契機,地緣衝突還在升溫,基於人安、貨安的立場,不會貿然恢復航行紅海,也代表着全球船舶供給量不會大量增加。
延伸閱讀
法人:今年營運雖然不如去年 貨櫃三雄維持高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