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ETF復牌後齊下挫,還有多隻跨境ETF仍是高溢價
經過前一交易日的短暫停牌,備受市場關注的9只貨幣ETF復牌後就遭遇大幅下挫。截至2月6日收盤,國壽貨幣ETF、華泰紫金天天金ETF雙雙跌停,其他七隻產品的跌幅也在3%至7.5%之間。同時,上述產品的成交額也有不同程度的放大。
對此,一位中大型公募人士對第一財經說,“春節假期前後,投資者對資金流動性和收益的需求有變化,節前買入、節後做止盈。節前連續大漲的貨幣ETF均爲場內規模百萬或者千萬級別的小型ETF,容易導致價格大幅波動,因此節前出現大幅溢價,節後大跌也是情理之中。”
“貨幣基金的本質是較低風險、較強流動性的現金管理工具,不應將其視爲短期的投機工具,投資者應明確此類產品的定位,避免盲目跟風。”華北一位固收投研人士也告訴第一財經,貨幣ETF的價格通常圍繞基金份額淨值波動,投資者需要注意如市場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折溢價風險等。
第一財經注意到,這一幕與跨境ETF的情況類似。近來部分此前高溢價的跨境ETF的業績出現回調,高溢價的情況較之節前也有所緩解。此外,已有資金轉向了部分聚焦在港股市場的產品,成交額及換手率均走高。
多隻貨幣ETF覆盤下跌
因前期交易價格異常波動導致的高溢價,9只貨幣ETF宣佈在2月5日全天停牌,次日復牌後的表現卻未能如投資者所願。6日盤面顯示,多隻貨幣ETF在復牌後的首個交易小時內跌幅明顯,國壽貨幣ETF和華泰紫金天天金ETF雙雙跌停。
截至6日收盤,除了上述兩隻跌停的產品外,融通貨幣ETF、嘉實快線ETF跌幅超8%,分別爲8.73%、8.27%;此外,廣發貨幣ETF、國聯日盈貨幣ETF、金鷹增益貨幣ETF、華泰貨幣ETF及華安貨幣ETF的跌幅也在3%至7.5%之間。
與此同時,上述的產品的成交額也同步放大。如嘉實快線ETF的最新日成交量爲917.62萬元,較1月日均成交額增加了4.7倍,融通貨幣ETF、國聯日盈貨幣ETF的日成交額也有超過3倍的增長。
事實上,貨幣ETF這輪異動的開始,還要追溯到春節假期之前。1月24日午後,多隻貨幣ETF盤中紛紛上漲,甚至觸及漲停。截至當日收盤,國壽貨幣ETF漲停,廣發添利貨幣ETF、鵬華添利ETF分別上漲9.95%、9.86%,華泰天天金ETF、嘉實快線ETF的漲幅分別達到7.13%、4.99%。
伴隨着異常上漲,上述貨幣ETF的成交額和換手率均明顯放大,當天有8只貨幣ETF的換手率翻倍,最高者國聯日盈貨幣ETF換手率達3.5倍。同時,當天漲停的國壽貨幣ETF的單日成交額達到382.71萬元,次日更是達到1243.92萬元。
據記者觀察,上述出現異動變化的產品規模普遍較小,例如9只復牌的貨幣ETF的規模均不足5000萬元,跌停的國壽貨幣ETF、華泰紫金天天金ETF的最新規模分別爲2316萬元、1104萬元,規模最小的金鷹增益貨幣ETF只有240萬元。而規模較大的華寶添益ETF、銀華日利ETF、建信添益ETF等產品則並未出現這一情況。
華泰證券資管表示,貨幣ETF的短期價格波動主要受市場交易行爲、交易量及流通盤規模等因素影響,此類溢價可能導致較高的投資風險,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市場波動,避免盲目追高,以免遭受重大損失。
“近期由於場內資金集中買入,導致部分貨幣ETF出現了較爲罕見的大漲,這可能是春節前資金管理需求的集中爆發所引發的。處於觀望狀態的權益投資資金,節前可能出於尋求‘避風港’的需求,將資金轉向穩健工具鎖定短期收益,規避不確定性風險,也助推了貨幣ETF的需求。”前述華北固收投研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對於一些流通份額較少的貨幣ETF來說,其價格容易受到短期資金的衝擊。如果有資金買入可能會快速推高其二級市場價格,製造出短期較大幅度的波動,而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在市場情緒的驅動下,有投資者盲目跟風進一步加劇價格波動。但這顯然是非理性的投資行爲,投資者應當瞭解貨幣基金的收益特性,勿將其當作短期投機工具。
跨境ETF高溢價有所改善
這一幕在跨境ETF身上已經多次上演。春節之前,多隻跨境ETF頻發溢價潮,即使多次提示風險、停牌甚至出現連續下跌,部分跨境ETF產品的炒作熱度仍未減退,成交額和換手率也雙雙走高。
不過,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已有炒作熄火的跡象,高溢價的跨境ETF紛紛回調。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6日,嘉實德國DAXETF兩日下跌超過15%,南方基金南方東英富時亞太低碳精選ETF近3個交易日的跌幅達到14.67%。
大跌之後,上述產品的溢價率雖然還在高位,但已有所改善。如嘉實德國DAXETF的最新IOPV溢折率爲27.98%,較1月23日51.41%的高點減少了23.43個百分點。南方基金南方東英富時亞太低碳精選ETF則爲14.95%,同樣降低了21.03個百分點。
“場內炒作太可怕了,尤其是對場內規模小的ETF產品(的炒作)。”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與第一財經記者交流時表示,高溢價的狀態往往也透露出市場交易過熱的信號,若溢價迴歸淨值附近,意味着後續漲幅要超過這一溢價水平纔有盈利的可能,“頂着超高溢價還往裡面衝,顯然風險和收益並不成正比”。
前述華北固收投研人士也認爲,高溢價意味着風險的增加,其二級市場上價格的漲幅依靠資金助推,一旦資金撤退,價格大概率將會回落,如果投資者追高入場,很可能受到損失。因此,面對異常波動時,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和謹慎,切勿盲目跟風,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截至2月6日收盤,仍有33只跨境ETF的IOPV溢價率高於3%,6只超過10%。最高者景順長城標普消費精選ETF達到41.11%。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的IOPV溢價率已經連續14日高於27%,連續27日換手率超過1倍。
記者注意到,除了上述產品外,部分聚焦在港股市場的產品近來也獲得了資金的青睞。2月6日,大成恆生醫療保健ETF、銀華恆生港股通中國科技ETF的換手率均在10倍以上,是跨境ETF市場中最高的兩隻產品。
其中,大成恆生醫療保健ETF的成交額達到4.58億元,較前一日304.88萬元增加了近150倍。此外,萬家中證港股通創新藥ETF的換手率也達到4倍以上,成交額環比增加近49倍。這也意味着,部分短線資金或許已經調整方向。
從盤面上看,興銀中證港股通科技ETF漲停,大成恆生醫療保健ETF、華夏中證港股通汽車產業主題ETF、廣發中證港股通汽車產業主題ETF、華泰柏瑞恆生創新藥ETF、嘉實恆生醫療保健ETF等產品漲幅居前,均高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