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行政院擴大舉債 不影響臺灣主權評等

惠譽信評亞太區主權評等分析部門主管Sagarika Chandra。圖/陳碧芬

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的籌編,行政院規劃共需舉債約近3千億元,加上特別預算將近4千億元,且歲出入差短恐出現近十年來新高。基於國家赤字、政府債務,是全球三大信評機構對於個別經濟體之主權評等的關鍵因素,惠譽信評亞太區主權評等分析部門主管Sagarika Chandra26日在本報專訪中表示,「相信」臺灣官方會繼續保持謹慎,政府擴大舉債會用累積的財政儲備,爲額外的支出需求提供部分資金,並謹慎限制債務增加。

Sagarika Chandra爲惠譽亞太區主權評等團隊成員,今年新接手臺灣的評等考覈,認爲臺灣在財政管理方面,「有良好記錄可循」,是對財政相當有紀律的經濟體。惠譽並估計,臺灣的政府債務與GDP比率將在中期持續下降,從2024年的31%逐步降低,反映出低赤字和穩健的經濟成長。惟,不同於過往,惠譽此次並未提及實際影響的數據。

惠譽信評於2025年8月5日確認臺灣的評等爲’AA’,展望穩定,自2021年至今沒有變動。主權評等分析部門估測,2025年經濟成長率3.4%,2026至2027年2.7%,川普關稅的不確定性將反映在出口下降,需要從內需方向強化經濟成長。

此外,臺灣的外部資產負債表在惠譽授評的同業中名列前茅,Sagarika表示,這有賴於臺灣持續的大規模經常帳順差。截至2024年末,淨外部債權部位佔GDP比重214%,相對「AA」評等經濟體的中位數(佔GDP的6.4%)而言,表現強勁。

在「AA」評等經濟體羣中,她指出,臺灣與其他一些國家相比,總債務三年來平均佔GDP約29%,而AA羣組中位數約43.6%,顯得很好;而財政收支上,過去三年平均盈餘爲GDP的0.2%,AA羣組中位數是赤字,約-1.2%。臺灣有更好的表現。

Sagarika指出,主權評等展望是以未來18個月至24個月爲期間,意即,臺灣的財政表現中期來看都能有所進退,不會出現極大變動進而影響主權評等的AA授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