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應全國電纜地下化期待 臺電董座坦言:很大的挑戰

臺電董事長曾文生坦言,在有限時間內電纜要地下化是很大的挑戰。(圖/報系資料照)

針對颱風重創西南部電力設施,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提到,將啓動全國電纜地下化先期評估,臺電董事長曾文生透露,會先從較易致災的地區評估,但因爲特別預算的執行時間僅2年,對臺電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需跨部會合作,初期將以省道爲主。

過去颱風多從東部登陸,不過今年及去年已有多次颱風自西南部入侵,造成相關電力設備嚴重毀損,因此各地民代持續呼籲電纜地下化,不過曾文生表示,地下化並非每個地方都合適,還需近一步評估,因爲若在易淹水的地方,當電纜損壞,還需把水抽乾才能施工,將增加覆電時間。

臺電副總陳銘樹指出,目前全臺灣有超過319萬根電線杆,在近10年斷超過9千根,因此臺電早已有針對較易致災的地區逐年地下化,雖然地下化有讓供電容量提高,降低災害性停電的優點,但成本建置相比架空電纜高出8至12倍,且維修、找尋故障點相比架空電纜難度也大幅提升。

陳銘樹解釋,架空電纜相比地下化電纜也有電壓的差異,由於地下電纜的導體與金屬屏蔽層的絕緣層薄,電容值遠大於架空電纜,因此會有充電電流,在長距離輸電時,電流將導致電壓提高,因此另需加裝並聯電抗器補償已穩定電壓。

此次由行政院提出的丹娜絲颱風重建特別條例,依據受災地區以臺17、臺19、臺9、臺11線等海岸線省道爲重點,其他在迎風面較易受風災影響的地區,提供約80億元經費,預計可強化約190公里線路,至於輸配電架空線路防災韌性維護措施的經費爲22億元,包括鐵塔維護費8億元。

而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中,特別針對供電韌性提撥200億元,曾文生指出,其中131億元將用於強化重要科產園區的供電,並以雙回線備援的方式,至於提升輸配電線路防災韌性的預算爲61億元,可望遷改路線約145公里,最後則是完善輸配電的修護,經費爲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