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裡長挺四接 王醒之:臺電與其誤導裡長 不如辦聽證

臺電推動基隆協和發電廠改建爲天然氣發電廠,環境部17日召開四接環評初審會議前,基隆表態的民意分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電在基隆興建「四接」所在地,中山區的里長今天表態相挺,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基隆護海公投遭行政院沒收,四接未經民意檢視。行動小組成立就是要創造社會對話空間,臺電與其想方設法誤導里長,不如比照國光石化前例,在基隆舉辦行政聽證會,釐清各項爭議。

環境部17日召開臺電改建協和電廠,填海造地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初審,中山區的里長今在臺北舉辦記者會,支持協和電廠「以氣換油」重建工程。他們表示,環評審查最多1、2年,依原本進度新的燃氣機組今年運轉,提供北部充足電力,同時減少空污,卻拖了6年無法興建,「在地人等於多吸了6年空污」。

王醒之說,四接涉及的諸多爭議一直沒有社會共識,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先前推動護海公投,就是希望透過地方性公投,創造更多社會對話的空間,但遭行政院沒收。四接未經民意檢視,里民的看法與里長未必相同,不希望民衆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面對重大公共政策,促請臺電在環評審查階段,到基隆辦聽證會釐清爭議。

王醒之表示,中油就液態天然氣LNG儲槽陷於火場的隔離範圍,擬定應變計劃是周圍1600公尺應立即隔離。四接儲槽1500公尺範圍內有協和、太白、通明、文化和仙洞裡,及德和國小、中山高中、中華國小及海軍威海營區。2000公尺內還有居仁、德安、德和及通化裡、中山國小及內木山營區。萬一儲槽發生重大事故,臺電應變計劃爲何?這些反而是里民更在意的問題,有必要在環評階段說清楚,而不是矇蔽里長、里民,宣稱、假定不會發生事故,規避應有的應變準備。

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說,里長支持協和的主要理由是想改善空污,但臺電沒跟里長們解釋清楚的是,協和3、4號燃油機組因無法符合空氣品質三級防制區加嚴標準,即將在今年6月30日除役。除役後,若儘早拆除燃油機組,並轉型再生能源電廠,空氣污染將遠較改建後,年排1221公噸空污的燃氣火力電廠更低。

蔡雅瀅依據四接環說書,提及汰舊換新後產生的空污「削減總量差額」,臺電將研擬使用計劃進行「保留」,作爲同一空品區新建電力設施「增量抵換來源」。代表協和油轉氣所減少的空污,未來可能透過「增量抵換」機制,再次回到包含基隆在內的北部空品區。原本以爲減掉的空污,繞了一圈又回到附近。

蔡雅瀅表示,臺電並不是用目前只剩2部燃油機組且符合現行空污管制值的污染量,計算改善前的污染量,而是將早已除役多年的協和1、2號燃油機組也納入,用4部燃油機組2017年的污染許可值,計算更新前的污染量,這項數值是目前空污管制值硫氧化物的3.7倍、氮氧化物的4.3倍。如果真的關心改善空污,應要求臺電放棄空污抵換,尤其不能用灌水的數值抵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