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應426上凱道 賴清德:當事人都承認的司法案件 說政治迫害是傷害民主

被問到426民衆上街頭,賴清德表示,在民主的制度下是不可能有獨裁者。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下週就職滿週年,17日播出他接受「敏迪選讀」網路頻道專訪。(取自敏迪選讀)

賴清德總統就職將滿週年,17日播出他接受「敏迪選讀」網路頻道專訪,被問到426有民衆上街頭,有什麼對他們說,賴清德表示,在民主的制度下是不可能有獨裁者,能夠走上街頭不是用行動了證明沒有獨裁者;朝野都應該有一個共同信念,只要違法都要支持檢調單位來依法偵辦,因爲司法案件,甚至這些司法案件當事人都承認,結果你把他上綱到說是政治迫害,因此而走上街頭,對民主是一個傷害。

賴清德說,他們是國家的主人,雖然意見不同,的確有權利走上街頭,政府一定會尊重,而且也會保護他們走上街頭的權利,但是要一起珍惜民主。

他也強調,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這是人民公民運動、自動自發,沒有人有辦法主導,也沒有人有辦法停止,所以應該要尊重公民的權利,坦然面對,不必去刻意貼公民罷免運動的標籤,也不要把它形塑到是因爲執政黨在策劃,我覺得這個沒有必要。

談到貼標籤,賴清德說,人民有他的權利表達他的訴求,甚至對政府的要求,甚至批判政府的不當,這個都是很自然的;並沒有所謂,批判政府就會被貼標籤。單純政府也沒有能力,不僅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去貼標籤。

他認爲,今天公民團體走上街頭,一定有其主張跟客觀的事實,如果針對執政黨,好比在野黨要罷免總統,這我們必須要尊重;同樣的,如果公民團體要罷免立法委員,我相信相關的政黨也必須要尊重。

此外,被問到民進黨內是否爲一言堂;他說,民進黨是民主政黨,不是一言堂,意見不一樣,這是很正常的,這是民進黨的文化。民進黨還有一個內部的文化是「對內競爭、對外團結」,所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在中常會的平臺上面來討論。

他說,當黨主席領導這個政黨,「我是用民進黨的理想來領導這個政黨,並不是我個人的主張,而是利用民進黨的理想」;民進黨是爲了臺灣生存發展而存在,他必須要根據民進黨的理想來領導這個政黨。

他說,民進黨的理想有清廉、勤政、愛鄉土,另外一個民進黨創黨的理想是-愛、和平、非暴力,「愛,民進黨這些前輩,雖然受過國民黨的黑牢,但沒有一個人主張,以牙還牙以暴制暴」,愛這個國家,大家不會提出這種讓社會混亂、社會對抗的主張出來。

他說,中國一直說臺獨會迎來戰爭,民進黨不重視和平,其實民進黨黨的精神就是和平。民進黨爲了要團結臺灣,所以主張不管族羣、不管誰先來後到,只要認同這個土地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