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小文|我的家在長橋街道

編者按

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或許很小,是課堂、朋友和家人組成的小小天地;或許很大,有爺爺奶奶講述的過去的故事,有書本編織的未來的夢境。“上海徐匯”微信公衆號推出“匯小文”專欄,讓我們一起品讀童言童語,走進孩子們的世界。

我的家在長橋街道

我的家在徐彙區長橋街道,這裡的居民都很和睦,呈現出一幅“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景象。小區裡也有各種能人,幫着社區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首先不得不說我們的社區食堂。社區食堂的特點是管飽。每到週末不想燒飯時,我們便會去社區食堂,點上一份煲仔飯,再外加一兩個小菜,便能夠讓我們一家挺着肚子回家了。社區食堂裡也有很多鄰居,平時都有過節一般熱鬧的氛圍。

社區裡的活動也很豐富。居委會的大樓裡有一間帶空調的乒乓球房,到了酷暑時節那就是小區裡男女老少的乘涼勝地。暑假裡,幾乎每天我都會和爸爸去那裡,看小區裡的老人們切磋球藝,向他們學習。我們也因此結識了一位已是花甲之年卻依然技藝高超的球友——老陳。

老陳很熱心,也很細心。打了一段時間的球后,我們回了一趟老家,老陳見我們幾天沒來,撥通電話詢問我家情況。等我們回了上海,老陳還專門帶茶葉上門拜訪,聊着他的孫子,說一定要讓我們認識一下,親切得彷彿我們就是一家人。從此,兩家的往來漸漸多起來,互相送禮已是家常便飯。

熱心腸的能人、完備便利的設施、跨越年齡的友誼……這就是我家所在的長橋街道,一個大家都沒有血緣關係卻如親人一般團結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