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打造友善步行城市!北市借鏡新加坡遮簷設施延伸捷運站 首案曝
北市也提出相關降溫策略,將參照新加坡優先在交通設施周邊建物設置連續遮檐設施,首個點將是臺北大學民生校區產學合作中心連結民汐線捷運出入口,目前已獲都審覈定。圖/都發局提供
極端天氣日益嚴重,經常出現37、38度以上高溫,本報日前報導探討「步行城市待改善」議題,引起各界討論。北市也提出相關降溫策略,除了借鏡國外設置行人遮陽設施,也將參照新加坡優先在交通設施周邊建物設置連續遮檐設施,第一個點將是臺北大學民生校區產學合作中心連結民汐線捷運出入口,目前已獲都審覈定。
本報陽光專題「步行城市待改善」日前探討城市的遮蔭空間、騎樓紋理斷掉的困境等,北市也規畫將要打造兼具城市美學的遮蔭設施,那民衆停等紅燈時免受太陽曝曬,將先在信義區試辦,地點選在北市府往捷運市府站的鬆高市府路口、北市府的鬆智松高路口、臺北101站街角的信義市府路口等處。
議員洪婉臻指出,道路上設置遮蔭設施層面很廣,涵蓋交通、建築面等,韓國當時在設置時將其列入「道路交通法」,應比照納入相關條例,並請公園處做好相關綠蔭設施配套,確保降溫效益最大化,加上部分商家、住宅可能會因爲設置遮蔭設施視線受影響,市府也應加強與民衆溝通,將配套都做到位。
都發局長簡瑟芳表示,目前規畫設計已經找到廠商,希望明年上半年把規畫設計完成,遮陽設施要兼具包含藝術性或結合智慧、燈杆等設施,最快下半年找試辦點試做,配合極端天氣來臨,未來新建築物希望都能比照新加坡,做有遮檐的通道,會先以交通設施附近施作,包含目前已規畫臺北大學民生校區產學合作中心連結捷運出入口做遮檐設施。
都發局補充,該案將於南側人行空間檢討設置連續遮檐設施,長度約60m,並經申請單位允諾後續民汐線完工後,延伸至校園東側捷運出入口,達到遮蔭涼適效,已於今年4月送都審覈定。
都發局強調,爲推動體感降溫計劃,已提出水綠降溫、遮蔭涼適及通風散熱作爲達成體感降溫減碳三項手法,並於2024年11月擬定「開發基地體感降溫專案細部計劃案」,提供立體綠化及連續遮檐設施免計建蔽容積等設置誘因。
北市也提出相關降溫策略,將參照新加坡優先在交通設施周邊建物設置連續遮檐設施,首個點將是臺北大學民生校區產學合作中心連結民汐線捷運出入口,目前已獲都審覈定。圖/都發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