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歲月】陳瑋玲/颱風請客

進入夏季,大家一聽到颱風警報就繃起神經進入戒備,颱風幾乎等同麻煩製造者、摧毀者;然而我對臺風的印象不全然那麼糟,童年時它曾給我一個快樂的回憶。

爸爸是小農村裡少數的公教人員,當時薪水微薄,家中卻食指浩繁,除了過年過節,我們很少有機會吃肉,要吃到鮮魚更是難得。爲了給我們增加營養,爸爸下班後借用友人的山坡地種一些果樹,養幾隻山羊和土雞。吃過晚飯,他就穿起雨靴,帶着手電筒沿着田溝捕捉魚蝦,雖然都是些小魚和小蝦,對我們而言仍是彌足珍貴的美食。

有一年,颱風夾帶的劇烈風雨來去迅猛,入夜登陸,隔天清早便恢復風平浪靜,只飄着細雨。菜園裡的作物全被打爛了,媽媽只好挖出先前儲存的蘿蔔乾和高麗菜乾用來準備早餐。

「蘭姑!蘭姑!」我聽到二表哥急切的腳步與叫門聲。他戴着斗笠,穿着雨衣,全身溼漉漉,手腳還沾着泥漿,提着一個水桶走進廚房。媽媽看着整桶活蹦亂跳的魚問道:「哪來那麼多魚?」他說:「我去巡田,昨天大水衝進最低窪的那塊地裡,早上水退得很快,一大羣魚來不及遊走。蘭姑家裡人多,我先抓些來給您煮。我要趕快叫人幫忙抓,不然等日頭一曬,魚死掉,整片田都會發臭。」二表哥擱下水桶急忙走了。

媽媽把那些巴掌大的吳郭魚和鯽魚清理後,兩面煎得焦黃,下薑絲煮成乳白的魚湯,最後撒上些許鹽和幾枝殘存的九層塔,整個屋子香氣四溢,充滿幸福感。生平第一次在早餐喝鮮魚湯,竟然是由颱風請的客,無疑地這是我童年最美味、最豪華的早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