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沃茲 行銷策略追求政治正確
百威英博執行長惠特沃茲。圖/美聯社
惠特沃茲小檔案
啤酒釀造巨頭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執行長惠特沃茲(Brendan Whitworth),爲迎合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主張,要重新論述旗下啤酒品牌,以符合目前一切以美國爲中心的輿論氛圍。
惠特沃茲爲讓百威(Budweiser)、米凱羅啤酒(Michelob Ultra)和雪山淡啤(Busch Light)等針對美國市場的美製啤酒品牌,在論述上更政治正確,向其經銷商和合作廠商發出信函,所展現出來的愛國措詞,已超出做爲一般商用格式的程度。
惠特沃茲在信裡寫道:「我們在這個偉大國家裡感到自豪,理所當然並確實地致力於我們偉大的美國啤酒。它們由賺取美國薪資的美國工人們飲用,它們依賴美國農民和美國原料供應商,它們像軍隊和第一線救難人員那樣支撐美國信念,它們支付美國稅金。」
外界不清楚這種聲明將會有什麼效果。目前部分百威啤酒的標籤已經印上「偉大的美國拉格啤酒」(great American lager)的字樣,並註明這是一瓶在美國釀造和裝瓶的啤酒。
川普重返白宮後讓民粹主義捲土重來,他把自己的愛國主張強壓在既定規範上,包括把墨西哥灣改稱爲美國灣。曾擔任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惠特沃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改變旗下美國品牌的論述。
雖然他給廠商的信函裡,沒有提到川普不斷宣揚的讓美國再次偉大,但內容充斥「美國的」(American)字眼,共計出現25次之多,顯然是呼應川普的主張。惠特沃茲認爲,現在正是時候讓整個產業開始單方面採取「美國的」這個強烈的形容詞,而把「本國」(domestic)這個形容詞留給其他不太讓人嚮往的品牌去使用。
知情者透露,百威英博改變用詞的做法,在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已討論過,並且在2月開打的超級盃(Super Bowl)裡呈現其用詞的轉變。超級盃是美國人喝啤酒觀賽的體育盛事,百威英博是這賽事的最大廣告商。
惠特沃茲認爲,把百威英博的美國釀製啤酒形容爲「本國」啤酒,會讓其有「負面反應」。儘管百威啤酒一直標示爲「美利堅合衆國」(USA)和「美國的」,但他認爲「本國」這個形容詞太頻繁出現在包括小賣部和零售店家等銷售啤酒的場合,因此正要求這些地方改變這個用語。
惠特沃茲表示「本國」這個用語,並非必然是錯誤使用的形容詞,但它不能完全表達美國啤酒產業與品牌等本質上的精神與情感,不能完全表達百威英博在這個偉大國家裡推出美國啤酒的自豪感。
百威英博兩年前找來跨性別網紅穆瓦尼(Dylan Mulvaney)與百威淡啤(Bud Light)首次合作,結果招致保守右派人士撻伐,但百威反應不當又遭到左派敵視,導致百威淡啤在美國銷售量暴跌。
後來惠特沃茲把公司行銷策略屬性轉往右派,包括讓百威淡啤成爲陽剛味十足的終極格鬥冠軍賽(UFC)贊助商,找曾經有種族歧視言論的諧星吉利斯(Shane Gillis)拍廣告,最近與UFC總裁白大拿(Dana White)合作行銷快要推出的能源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