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損不再是壽險痛點!匯率會計新制 壽險圈喊明年上路
壽險公會22日討論四大匯率會計調整方案,決定四案並呈給金管會。 路透
壽險公會22日討論四大匯率會計調整方案,決定四案並呈給金管會。又以「AC債券攤銷法」最受支持,因可顯著降低淨曝險、穩定財報波動,又不影響淨值。壽險圈盼新制最快明年元旦上路,讓財報更貼近經營實況。
依現行制度下,所有外幣債券都須按月評價匯率變動,導致匯率波動直接反映在損益,帳面獲利與實際經營脫鉤。若改採AC攤銷法,多數債券可排除即期匯率影響,大幅降低損益波動。
以100億元外幣債爲例,原本全得做匯率評價;採AC攤銷法,僅剩列OCI的部位(如50億元)需評價,淨曝險規模隨即減半。
也因淨曝險部位縮減,原先衍生性商品避險比率需維持六成,如今僅四成即可達成同樣效果,代表NDF(遠期外匯)操作量可縮減,避險成本隨之下降。
更關鍵的是,淨曝險部位下降後,外匯價格準備金負擔大幅減輕。過去外價金需支應四成未避險曝險,如今僅需一成,外價金得以全數支應避險商品評價損失,形成正向循環,加速水庫累積。
配合新制運作,公會並提出同步「拉高外匯價格準備金上限」的配套,將評估信賴水準(VaR)從95%調升至97.5%,讓業者能加快累積外價金水位。
對於外界關切的資訊揭露問題,公會也達成共識,若採行AC攤銷法,財報將增設附註揭露欄位,明確說明與現行制度差異、評價方法與潛在影響,確保透明度與投資人信任並行。
壽險圈指出,AC攤銷法雖無法完全消除避險衍生性商品的評價波動,但能顯著降低淨曝險規模,讓會計制度更符合壽險長期經營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