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率88%→95% 磷資源高效利用難題 被雲南這團隊攻克了

雲南磷資源高效利用難題被這個團隊攻克了。圖爲劉潤哲在實驗室。(新華社)

新華社報導,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的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實驗室裡,41歲高級工程師劉潤哲和團隊其他同事一起,反覆做着有關磷礦資源利用方面各種實驗。清晨八點多投入工作,直到夜色深沉才結束,持續十餘年。

晉寧區磷礦儲量大、埋藏淺,可露天開採。這裡也是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重要生產基地。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低品位膠磷礦的選礦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難題。

「打個比方,一塊礦石重量有1000克,其中含磷200克,但只能提取出來176克,剩餘的磷就進入了尾礦庫,白白浪費。」劉潤哲說,雲南省磷礦資源以膠磷礦爲主,雜質含量較高,選礦難度大,且磷資源回收率較低。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基於膠磷礦特性和選礦技術問題,磷礦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水準比較低,近90%的中低品位膠磷礦未能得到有效開發利用。」說起此事,劉潤哲十分惋惜。

爲了提高磷資源利用率,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專門成立磷礦浮選技術研發團隊,主攻雲南省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技術,畢業於中南大學礦業工程專業的劉潤哲博士就是其中一員。

劉潤哲說:「團隊17名成員都是專職研發人員,我們建立了磷礦從小試到中試、逐級放大的各級研究平臺,系統開展提高磷資源選礦回收率的研發工作。11年來,這項工作一直持續開展,從未間斷。」

經過多年努力,團隊取得豐碩研究成果。團隊成功自主研發尾礦再選新技術、浮選YP系列新藥劑等集成技術,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浮選磷尾礦源頭減量技術。近年來,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對選礦裝置技術升級,實現浮選磷尾礦源頭減量技術產業化應用。這項技術產業化應用,降低選廠操作難度和工作強度,使磷礦選礦回收率從88%提高至95%,創雲南膠磷礦選礦尾礦品位歷史最優紀錄,在國際上達到領先水準。

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總經理王孟來說,這項技術使磷礦選礦回收率提高了7個百分點,解決了制約中低品位膠磷礦開發利用的技術瓶頸,有效提高雲南磷礦資源綜合利用率。

目前,相關技術成果已推廣應用到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多個磷礦選礦廠,在使企業增加收益的同時,也大幅減少了尾礦渣排放,真正實現了社會效益、企業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四效並舉」。

「選礦技術團隊是研究院近年來開展科研攻關的一個縮影。」王孟來說,研究院是公司「關鍵技術和產品創新策源地」,成立了多個科研團隊,聚焦磷礦及伴生資源利用、肥料、化工新材料等核心技術創新領域,目前共有專利1050件,「十四五」期間完成科研專案與成果200餘項,其中有12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