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波動 紡纖產業:以自然避險降低整體匯兌風險

如果臺幣升值是中長期趨勢,紡纖業者指出,就要調整合約條款,加入匯率調整條款,當匯率波動超過一定幅度時,可以重新議定價格,將一部分匯率風險轉嫁給客戶。

另外,要支付額外的交易成本或保證金的遠期外匯等金融工具進行避險,也會是中長期考慮的方式。

新纖指出,公司訂單有以美元計價,不過,也有原料、機器採購也是以美元算,一進一出下,儘量透過自然避險,達到平衡。

除自然避險外,新纖也以加快一些遠匯來降低臺幣急升的風險。

產品中30%外銷、70%內銷的力麗指出,受到升值的衝擊相對較小。且,購買所需的原料CPL、EG等以美元計,一來一往,損失在可控範圍內。

看升趨勢下,力麗指出,現在廠商拿到美元貨款,應該會盡快匯兌。

力麗指出,現階段匯率波動太大,公司有些訂單已暫停接受,也不太敢報價。

訂單主要以美元計價的成衣代工廠儒鴻,公司一向都有固定賣美元、以新臺幣付給供應商的慣例,短期匯兌損失最小。

不過,儒鴻指出,這次臺幣走勢,因有「川普因素」,跟過去傳統歷史趨勢不一樣,急升之後是否會回貶,市場都不確定,短期只能邊走邊看,讓損失降到最小。

儒鴻指出,公司目前接單已到第四季,已採匯率較低報價,看未來是否有回沖利益。

這波臺幣急升可能造成的營運減損,新纖、力麗、儒鴻指出,由於匯兌是滾動式調整,可以預期,多少會有損失,但要等第二季財報公佈後纔會有詳細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