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國文首現劇本題!詐騙、性平都考 文言文難原因曝

國中會考第三節國文科,教育部邀國文教師解題分析。(蔡明亙攝)

國中會考第三節國文科,教育部邀國文教師解題分析,整體難度難易適中,取材生活化如詐騙、飲料加工、世足賽都入題,部分考生認爲文言文難,因有較陌生的題目材料,只要具備閱讀理解能力,應能推論解答,今年最大特色是首度出現以「劇本」爲材料的題目,要考生分析是否符合視覺化寫作要素。

教育部統計,會考總報名17萬5247人,國文科缺考2057人,缺考率1.17%,到考率98.83%,這節考試無嚴重舞弊行爲或重大事件。

高雄市立旗山國中國文教師丁美雪說明,今年會考國文共42題,單題24題,題組有8篇18題,含6篇白話文與2篇文言文;整份試題中,白話文佔29題,文言文佔13題;題型分佈方面,語文知識9題,學科能力25題,素養運用8題。

丁美雪表示,國文試題從基本觀念題型出發,漸次發展到高層次的活用題,結合生活經驗,涵蓋重要學習觀念,取材範圍廣泛,整體難易適中,含古今中外各項議題,試題重視素養導向的命題特色,強調學習的核心素養、跨域概念的整合、詮釋及關注生活環境相關議題。

針對試題設計與特色,新北市立錦和高中國文教師陳恬伶分析,今年試題設計以基礎、核心及重要概念爲測驗重點,無論哪版本教科書都能作答,整體來說,試題具有鑑別度。

陳恬伶舉例,像考題就有語文知識中的造字原則,如小篆與甲骨文讓考生歸納,哪兩個字體的造字原則相同;對聯的貼法;標點符號中冒號的運用;常用字的讀音,如「揶」揄、「晾」曬、「藩」籬、「栽」了下來等。

對於今年考題亮點,丁美雪指出,首次出現以「劇本」爲材料的題目,但不是以角色對白呈現,採「互文對讀」模式,如甲文提到「視覺化寫作:4個電影劇本範例」,要素有場景外觀、場景事件、角色外貌、角色行動等,乙文則是電影《進擊的鼓手》段落,要分析是否符合視覺化寫作要素,這也是今年國文科考題最大特色。

文學作品部分,丁美雪表示,採用江鵝的《俗女養成記》散文,反思到底爲了錢出賣夢想、自我、健康或幸福,大家願意嗎?另還有〈小梁州〉曲的分析,及〈小重山〉詞的分析。

針對將國文科所學應用於其他學科的學習,陳恬伶說,國文考的就是閱讀能力,評鑑學生有無辦法運用所學,題目中需用表格統整文言文的複雜訊息,觀察古代政策比較,還有「文字轉地圖」題型,考驗學生更精緻的文轉圖能力,另有歷史知識對應短文比較,看孩子有沒有辦法根據敘述,提煉出作者寫作觀點。

丁美雪提到,生活運用題型方面,今年將「詐騙」入題,左邊列出詐騙訊息話術特徵與文字說明,右邊秀出模擬手機簡訊顯示「水費逾期未繳,停止供水」,看簡訊符合哪些特徵,簡訊有較強烈措辭,一般國營事業不會有逾期繳費就立刻斷水這麼強烈的詞彙。

丁美雪說,還有一題較新穎題目,依據中式花茶的加工方式分類,如有花有茶葉、只有花沒茶葉等,必須根據顧客想要喝「看見花在開」的茶,請店員推薦,選出錯誤選項。

陳恬伶提到,生活運用題中還有世足賽16強賽程圖,要推判前四強,這題考國文圖表閱讀,題幹簡化爲單淘汰制,只要推論就能預測。至於重大議題則是談論「性平」,聯合國發表疫情期間,全球接獲家暴通報率變高,請專家分析原因,考生要從專家說法,歸納出婦女面臨家暴的可能原因。

對於有考生反映文言文有難度,陳恬伶說明,部分考生會覺得難,是因爲有沒接觸過的題目材料,陌生材料會讓考生感到惶恐,但只要具備閱讀能力後,自己就有些步驟可以處理題目,雖是陌生題材,但題目中提供情境夠充分,因此考生仍能推斷題目應呈現何種結果。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拒絕家庭暴力,請撥打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