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總部若胎死腹中 新光人壽憂成背鍋俠
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計劃在臺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T17、T18基地設立臺灣總部,但因與地主新光人壽及臺北市政府在「建物完成後方可移轉地上權」條款上意見分歧,導致投資案遲未進展。圖爲預定地周邊,圍牆上有新光集團看板。(資料照片/陳信翰攝)
輝達(NVIDIA)在臺設置企業總部計劃持續卡關。此案關鍵人士表示,新壽一直是全力配合輝達需求、臺北市政府要求,盼能促成輝達來臺建成總部,現況發展並非新壽的問題。他並透露,輝達決議來臺設置企業總部,有三個關鍵時間點,分別是新壽早於2024年6月即對輝達簡報T17、T18建議;2025年1月臺北市政府要求解約還地;2025年4月輝達主動提出移轉地上權方案,並於5月與新壽正式簽署MOU(合作備忘錄)。
事實上新光人壽標到北士科地上權後,原已規劃在T17、T18打造5萬坪的AI園區;但爲讓輝達的海外總部能留在臺北市,新壽一直努力希望促成此案。早在2024年6月即積極撮合輝達與北士科基地合作,之後的發展卻不如預期,主要關鍵就是北市府憂心,如覈准新壽將地上權直接移轉給輝達恐涉圖利,讓全案持續延宕,甚至可能「胎死腹中」。
輝達目前在內湖的辦公室,房東就是新壽,雙方本來就有密切的互動關係。輝達於2025年4月主動聯繫新光人壽要求將北士科地上權直接移轉給輝達,並由雙方共同協商、同意由輝達負擔未來租金收入之補償金額等商業條款,且與新壽完成簽署MOU,完全不需要臺北市政府出任何一毛錢。整個案子就只差北市府點頭同意。
對於外界質疑,北市府要求新壽解約還地,遭到新壽「獅子大開口」、要求140億元的解約金。實際上,依據財務模型估算,在未來長達近50年租期的租金收益將有數百億元。雖因輝達與新壽雙方的MOU簽有保密協定,相關細節不得對外公開,但實際上新壽是做了非常大的讓步,只因一心想要促成輝達海外總部落腳臺北,達成國人的期望。
輝達可能落腳北士科的消息,一度讓國人大爲振奮,但情況在今年1月出現轉變。臺北市政府要求新壽將其已得標之地上權歸還市府,再由市府轉讓給輝達;解約金部分僅給約2.5%的利息,讓新壽內部財務評估陷入困境。
新壽前後已投入約40億元成本,包括權利金與建築設計及北市都審局的審覈及執照申請等等費用。若最終僅獲市府40億元補償金,對股東無法交代,且恐怕會被小股東控告背信罪,故無法同意「解約還地」方案。
針對「地上權移轉」的法律問題,雙方也陷入各說各話的僵局。北市府因京華城案成爲驚弓之鳥,對「直接移轉地上權」極爲敏感,要求「新壽先解約、把地還給市府,市府再轉給輝達」,不然就得按照契約,把房子蓋好再移轉給輝達,以避免圖利疑慮。但輝達堅持「現地移轉」、自行興建園區,不接受「蓋好再轉」方案。
至於「直接移轉地上權」是否違法?新壽委託的理律法律事務所及輝達評估後,雙方均認定此方案合法,並出具了正式意見文件,但北市府依舊堅持會有圖利他人的風險而不願放行。
目前苦陷僵局的原因是,新壽認爲立即移轉地上權可符合輝達之要求,但市府顧慮政治風險,堅持不放行。若輝達撤出,外界恐會誤認是新壽從中阻撓,根本就是「啞巴吃黃連」;若輝達就此拂袖而去,不僅是臺灣產業發展的損失,還將成爲國人心中一道最深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