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砸16兆美製AI電腦!翁履中大讚黃仁勳1舉動:策略高手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圖/美聯社)

AI晶片龍頭輝達14日指出,正在與合作伙伴合作設計以及建造工廠,將在12至15個月,實現完全在美國生產輝達的AI伺服器,未來4年將與臺積電、鴻海、緯創、矽品等大廠,在美國生產價值達5000億美元(約新臺幣16兆元)的AI基礎建設。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15日就表示,黃仁勳近日與美國總統川普共進高階晚宴後,獲准銷售H20晶片,同時也明確承諾加碼美國本土製造。「短短几天內就兌現承諾,宣佈與臺灣重量級供應商共建AI晶片產業鏈,不僅展現了履信力,也向川普釋出極大善意,無疑是策略高手」,引發討論。

輝達指出,Blackwell晶片已在臺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晶片工廠開始生產。NVIDIA正在德州與富士康在休士頓、緯創在達拉斯合作興建超級電腦製造廠。預計兩家工廠的量產將在未來12至15個月內實現。人工智慧晶片和超級電腦供應鏈非常複雜,需要最先進的製造、封裝、組裝和測試技術。NVIDIA正在與 Amkor 和 SPIL 合作在亞利桑那州開展封裝和測試業務。

輝達14日透過公司部落格宣佈,該公司與製造合作伙伴規劃了超過100萬平方英尺的製造空間,用於在亞利桑那州製造和測試輝達Blackwell晶片以及在德州製造和測試AI超級電腦。(圖/美聯社)

未來4年內,輝達計劃透過與臺積電、富士康、緯創資通、Amkor和SPIL合作,在美國生產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這些世界領先的公司正在深化與輝達的合作伙伴關係,在擴大全球影響力和增強供應鏈彈性的同時發展業務。

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表示,世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引擎首次在美國建造,增加美國製造業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滿足對人工智慧晶片和超級電腦的巨大且不斷增長的需求,加強我們的供應鏈並提高我們的彈性。

翁履中15日在臉書上提到,黃仁勳帶頭啓動「美國AI晶片」時代,臺灣基因打入全球戰略核心,但需謹慎面對人才與產業外移隱憂。翁履中說,跟美國人打交道,還是要有國際戰場歷練的人才懂門道。NVIDIA總裁黃仁勳作爲華裔美籍企業家,對美中臺三邊的產業與政治氛圍可說拿捏得當。

翁履中指出,黃仁勳近日與川普共進高階晚宴後,迅速敲定對中AI晶片出口的政策突破,獲准銷售H20晶片,同時也明確承諾加碼美國本土製造。「短短几天內就兌現承諾,宣佈與臺灣重量級供應商共建AI晶片產業鏈,不僅展現了履信力,也向川普釋出極大善意,無疑是策略高手」。

翁履中提到,從臺灣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國際合作無疑是「臺灣科技走出去」的具體展現,讓全球看到臺灣在先進製造的核心地位。然而,我們也必須理性看待這背後的挑戰:「AI晶片從設計、封裝、製造到測試逐步外移,是否將帶動高階研發與工作機會流出?未來臺灣能否維持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角色,尤其是在國際政策風向快速變動的時代,值得審慎思考」。

翁履中最後也說,「目前看來,臺灣企業在全球AI佈局中仍然扮演關鍵角色,但如何在全球化與本地發展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接下來幾年內,臺灣的政府和民間需要集思廣益,守護臺灣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