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新晶片 爲機器人開眼

輝達新晶片問世,人形機器人商品開腦又開眼了,相關臺廠迎接爆炸性商機,令股民期待概念股後市表現。圖/美聯社

輝達(NVIDIA)最新一代機器人晶片Jetson AGX Thor正式上市,採用Blackwell架構,由臺積電4奈米制程打造。這款定位於「機器人大腦」的AI電腦,效能最高可達2,070 FP4 TFLOPS,成爲推動通用機器人與物理AI應用的關鍵平臺。業界指出,臺灣感測器與AI影像晶片廠正摩拳擦掌,準備爲機器人「開眼」。

輝達指出,Jetson Thor系列包含開發者套件與生產模組,已獲超過200萬名開發者納入NVIDIA生態。合作名單包括Agility Robotics、Boston Dynamics、Amazon Robotics、Caterpillar、Meta與醫材大廠Medtronic等,應用涵蓋人形機器人、物流自動化、工業機械手臂與醫療輔助。

研究端如史丹佛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與蘇黎世大學,也正以Jetson Thor推進感知、導航與規劃模型,嘗試在醫療檢傷與搜救等場域中突破即時運算瓶頸。

Jetson Thor系列開發平臺,主打AI推論、機器人、邊緣運算等應用,已有臺廠業者陸續導入;業者分析,輝達爲機器人打造三大運算平臺,包括用於訓練的DGX、用於執行的AGX,並再搭配用於擬真的Omniverse with Cosmos,使機器人能通過自然語言指令與真實世界互動。

臺廠COMS影像感測器業者如原相、芯鼎等業者,皆積極往AI方向佈局。原相光學編碼器,可提供位置資料、使人形機器人大腦接收馬達位置,做出相對應動作;相關業者指出,一個馬達可能需要多個編碼器,視馬達和馬達傳動的實作方式而定。

機器人的自由度主要由關節實現;關節愈多、自由度愈高,機器人也愈靈活。供應鏈認爲,目前人形機器人全身自由度在40個以上,需要近30個關節部件以及兩個靈巧手部件實現。

芯鼎則打造AI影像SoC平臺,其中爲日本客戶打造之AI視覺晶片已正式完成量產,將於第三季上市;整合芯鼎自研的AI影像訊號處理器(AI-ISP)與客戶自研的高效能AI推論單元(NPU),打造出兼具高畫質與智慧運算效能的次世代AI視覺晶片(V-ASIC)。傑霖科技則即將成爲上櫃新兵,以自主影像核心技術,成功整合各種IP新一代AI影像處理系統單晶片(SoC);搭載YOLOv4 AI演算法、於SoC即可完成智能偵測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