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GPU新戰略 大摩:看好「7家臺廠」 ASIC技術迎頭趕上
▲輝達AI GPU前景備受矚目。(圖/CTWANT提供)
圖文/CTWANT
輝達(NVIDIA)AI GPU前景備受矚目,摩根士丹利聚焦輝達亞洲半導體供應鏈三大重點,包括Rubin研發進度、中國大陸版GPU出貨、ASIC競爭狀況,並點名看好輝達的臺廠供應鏈,包括臺積電(2330)、京元電子(2449)、信驊(5274)等七大臺廠。
大摩最新出爐的《大中華半導體產業報告》針對亞洲AI半導體供應鏈提出三大重點。首先,輝達新世代晶片Rubin進度穩定,預計將於2026年第2季進入量產,帶動第3季VR伺服器機架放量,並預估Rubin在2026年於臺積電CoWoS-L平臺上的需求超越Blackwell。
再來是中國版GPU出貨狀況,輝達管理層重申已獲得H20的批准。不過大摩指出,雖然美國政府已核發部分許可,但仍存在多項不確定因素,在中美問題未獲解決前,產品出貨難以順利推進。
最後是ASIC的競爭。輝達強調,加速運算的開發難度極高,並表示正加速推進整體產品線,大摩觀察ASIC相關技術正逐步迎頭趕上,目前已有業者採用3奈米制程技術。
輝達主要供應鏈方面,大摩持續看好臺積電2026年營收預測上修至年增20%;京元電子GB300測試時間回升,顯示測試效率提升;信驊受惠AI與一般伺服器需求,動能穩健;上詮(3363)將參與輝達於 2026年的CPO擴展計劃,並於2027至2028年擴大CPO規模。
另外ASIC方面,大摩看好AI ASIC服務供應商如世芯-KY(3661)、聯發科(2454)與智原(3035)與美國廠商競逐市佔,持續取得良好發展。
延伸閱讀▸ 河南63歲女子2年砸85.7萬元買「古董」 專家鑑定僅值「65元」▸ 正妹「內衣外穿」爽玩迪士尼挨轟 遊樂園曝違反善良風俗下場▸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