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大陸收入驟減 投資人憂慮
外界質疑AI熱潮衰退,執行長黃仁勳強調,AI基礎設施投資未來數年內仍將持續增加。(路透)
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巨頭輝達公佈最新季度財報,營收與獲利超越市場預期,但公司同時警告,中國市場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可能拖累未來成長步伐。
輝達公佈,截至7月末的季度營收爲467億美元,年增56%,淨利則年增59%,達264億美元,兩者皆略高於市場預期。報告也預估本季營收達540億美元,與市場預期的538億美元相去不遠。
然因美國政府先前禁止向中國出口H20晶片,上述數字並未計入中國市場收入。雖然輝達已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以政府抽成15%爲條件恢復部分銷售,但財務長表示,公司仍在等待正式立法,計劃尚有變數。若問題順利解決,本季可望向中國出口價值20億至50億美元的H20晶片。此外,輝達來自中國的其他收入已降至28億美元,較上季減少50%,年減25%。
投資人對此反應謹慎。《金融時報》指出,輝達未將中國市場納入預測,與市場普遍預期有所落差。近期市場亦受到OpenAI執行長批評投資人過度炒作AI的言論,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看壞AI應用前景的負面報告影響,相關類股因此遭遇拋售,加劇輝達股價波動。
截至27日收盤,輝達股價年內已飆升35%,不過與2年前AI熱潮初起時,動輒「天文數字」的成長相比,如今增速已顯現放緩。面對外界質疑,執行長黃仁勳則展現樂觀態度。他強調,AI基礎設施投資未來數年內仍將持續增加,目前僅有4家大型公司,就將年度資本支出推高至6000億美元。他認爲,目前雖由美國掌握全球約6成算力,但隨着其他國家開始追趕,需求也會隨之擴張。
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指出,輝達的財報、財測都高於市場預期,但只高出一點點,因此難以刺激滿手或空手的投資人加碼。陸行之強調,較讓人憂慮的是第2季庫存,達149.6億美元,離歷史高點有段距離,但仍須釐清是爲第3季的Blackwell備貨,還是因爲舊產品Hopper需求衰減弱,或者是受AWS、Meta自研晶片擴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