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財報/營收獲利皆超標投資人不埋單?「 2原因 」陷衰退陰霾、盤後股價挫3%
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輝達(Nvidia)週三公佈財報,營收與獲利均優於市場預期,但保守財測令市場擔心巨幅成長的AI支出將放緩。路透
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輝達(Nvidia)週三公佈財報,營收與獲利均優於市場預期,並預告本季營收成長維持在50%以上。但這份財測未延續過去數季「大幅超越」分析師預期的慣例,令人擔心AI支出的爆炸性成長可能放緩,財報公佈後,該股在盤後交易下跌3%。
根據輝達的聲明,截至10月的本季(第3季)銷售將可達540億美元左右,符合華爾街平均預期,但低於部分分析師超過600億美元的樂觀看法。
這份展望未計入任何對中國大陸出口H20晶片的預估。美國政府擬對這類銷往中國的晶片課徵15%的費用,但相關規則尚未最終確定。
財報發佈前,分析師對輝達本季營收的最高和最低預期,差距達到150億美元,是歷來營收預期最大差距之一。
儘管輝達上季營收超越分析師預期,但未能打動已習慣該公司交出爆炸性成長財報的投資人,且上季(第2季)資料中心業務表現略低於分析師預期,盤後股價下跌3%。
這波下跌使輝達4.4兆美元的市值蒸發掉大約1,100億美元,甚至比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的市值還多。
科技諮詢業者Creative Strategies執行長Ben Bajarin表示:「輝達財測指引似未將中國市場納入考量。因此,儘管指引略低於預期,但如果下一季能恢復對中國的銷售,絕對存在上行空間。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巨大問號。」
上季財報的其他重點如下:營收由去年同期的300.4億美元年增56%到467.4億美元,高於市場預估的460.6億美元。這是自2023年生成式AI熱潮顯現以來,連續第九季營收年增率超過50%,但增速是兩年多來最慢。扣除特定項目後每股盈餘爲1.05美元,華爾街預期1.01美元。
資料中心業務的營收年增56%至411億美元,約有一半來自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略遜於Visible Alpha數據顯示的414.2億美元。其中338億美元來自GPU運算晶片,73億美元來自網路設備。
曾經是輝達主要收入來源的遊戲相關收入爲42.9億美元。分析師平均預期38億美元。汽車相關業務的銷售額爲5.86億美元,略低於預期。
Emarketer分析師Jacob Bourne表示,資料中心的業績雖然龐大,但如果AI應用的短期回報仍難以量化,超大型資料中心營運商的支出「可能收緊」。
財務長柯蕾絲指出,該公司的「主權AI」計劃,也就是向全球各國政府銷售AI晶片與軟體,進展順利,預計今年能產生200億美元的營收。到2030年,AI相關努力還可能催生3至4兆美元的基礎設施支出,僅今年至今就已達6,000億美元。
輝達仍在應對日益加劇的中美競爭所帶來的影響。今年4月,川普政府加強對中國客戶資料中心處理器出口的限制,實際上將輝達排除在該市場之外。華盛頓隨後,將允許輝達向中國出口部分產品,但會收取15%的分潤。
與此同時,北京鼓勵本土企業和政府 AI 系統避免依賴美國技術。不斷變化的政策使得華爾街難以預測輝達在中國市場能恢復多少收入。
輝達表示,最終可能有價值20億至50億美元的H20晶片運往中國。具體取決於美國政府核可情況,目前已有「少數」客戶獲許可。
該公司還批准了額外6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截至第二財季末,輝達之前的回購計劃剩餘資金爲14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