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韜跨界衛生巾:“責任心”還是資本新局?

4月13日當晚,#官宣做衛生巾後黃子韜掉粉46萬#的話題先後衝上微博和抖音高位熱搜。看來,此次跨界並不順利。

黃子韜進軍衛生巾行業的契機,源於今年315期間央視對衛生巾、紙尿褲、一次性內褲等衛生用品生產亂象的曝光——多家知名品牌的相關產品被曝使用殘次料“翻新二次銷售”,引發公衆擔憂。3月22日,黃子韜在直播中表示,爲了家人及廣大女性的健康,他決定投身衛生巾生產領域。

起初,不少人認爲這只是一次營銷炒作。然而,半個月後的4月9日晚上,黃子韜在直播中透露,將於11日晚推出5萬份1分錢的衛生巾試用裝,並邀請網友提供真實反饋,以便完善最終產品。爲增強可信度,他還透露妻子徐藝洋擔任體驗官,稱妻子已試用3到4款樣品,雖不能保證產品毫無瑕疵,但絕對乾淨安全。

這番言論一出,網友隨即提出質疑:產品能快速推出,是否依賴代加工?

4月11日,黃子韜如約開播,分三次以1分錢的價格上架共計49500單試用裝。直播中,他否認代加工生產,詳細講述了進入衛生巾行業的歷程。他表示,早在2024年10月就開始籌備該項目,工廠採用全新設備,計劃於5月下旬正式發售產品,並開放工廠參觀預約。

此外,黃子韜強調,這4.95萬單試用衛生巾是工廠的最終測試版本,已通過17項國家檢測,達到醫護級別標準。他還透露,特意爲家人朋友預留了500份,並鄭重承諾:“我永遠不會做對不起家人和朋友的事情。”

然而,兩天掉粉近50萬,顯然他的這番解釋和承諾並未讓所有粉絲信服。

網絡上關於黃子韜做衛生巾的輿論一直存在分歧。支持者認爲,作爲公衆人物,他推行的透明工廠模式有助於推動衛生巾行業規範化、透明化;反對者則對男性涉足女性專用產品持懷疑態度。此外,他在輿論正熱時快速入局,生產線短時間搭建,以及1分錢試用、妻子參與體驗等營銷手段,都引發外界對其真實目的的質疑:入局衛生巾行業,究竟是出於“責任感”,還是爲了營銷造勢、獲取商業利益?

01.有“前科”的工廠

網友對黃子韜涉足衛生巾領域的不信任,根源在於其生產的工廠。

儘管黃子韜在直播中否認採用代工廠生產,一再聲稱自己具備生產能力(爲增強責任感,收購了一家衛生巾工廠),但很快就有網友扒出這家工廠的“前科”。

據瞭解,黃子韜直播間展示的衛生巾品牌名爲“朵薇”,但朵薇並非新品牌,該品牌衛生巾早已在網上售賣。

天眼查信息顯示,浙江朵薇護理用品有限公司曾用名爲浙江米派護理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6月,法定代表人爲徐嘉斌,註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經營範圍涵蓋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生產、貨物進出口、紙製品製造等。2022年9月,公司獲得“衛生巾、衛生護墊、尿褲、尿布(墊、紙)、化妝棉(紙、巾)”的生產許可。不過,朵薇公司此前以加工業務爲主,旗下朵薇衛生巾面市多年,銷量一直不溫不火。

今年3月20日,該公司進行名稱與股東變更,由浙江米派護理用品有限公司變更爲浙江朵薇護理用品有限公司,原大股東杭州千芝雅衛生用品有限公司退出。4月7日,公司獲得黃子韜參股的杭州龍則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注資。股權穿透圖顯示,杭州龍則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持有浙江朵薇護理用品有限公司20%的股份。

網友扒出的“黑歷史”,正與退出的原大股東有關。公開信息顯示,千芝雅正是在今年315晚會因涉嫌劣質衛生巾、紙尿褲被曝光的米菲紙尿褲的授權生產商。

儘管朵薇公司已脫離千芝雅控股,但消費者難免會將兩者聯繫起來。面對外界對收購“問題工廠”的質疑,黃子韜在直播中多次闡述對工廠的技術升級與透明化管理整改措施。例如,原朵薇工廠自動化程度較低,收購後立即叫停所有生產活動,全力推進智能化改造。

一方面,引進先進設備,逐步淘汰老舊生產線,計劃分階段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另一方面啓動“透明化工程”,在工廠內安裝9個高清鏡頭,其中5個鏡頭實時公開生產畫面,覆蓋原料倉儲、核心生產區、質檢環節等關鍵區域,讓消費者能直觀監督衛生巾生產流程。他還表示,目前除最後的包裝環節需人工輔助外,原料分揀、複合壓制、滅菌處理等核心工序已基本實現自動化,希望藉此打消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與生產規範的疑慮。

然而,從完成收購到產品研發、測試,時間不足一個月,在衛生巾生產行業,僅設備調試與安裝通常就需要45-60天,再加上工藝優化、質量檢測體系搭建等環節,完整的工廠改造週期往往長達數月甚至更久。

眼下,黃子韜對自家產品充滿自信,他表示:“我們做了十多款(衛生巾),吸水倍率、吸水速度、回滲等指標不能說排在第幾,但數值遠遠超過了很多其他品牌。”

但如此倉促的改造週期,工廠既要完成設備更新與技術調試,又要實現生產模式轉型,同時推進產品研發與測試,能否真正實現品質提升與生產革新,衛生巾的質量能否達到預期,網友仍然存疑。

02.“責任感”or“生意經”?

除去粉絲眼中“真性情”的濾鏡,黃子韜是一位頗具商業頭腦的商人。

2016年,黃子韜以父親的名義創辦龍韜娛樂,註冊資本3000萬元。初期的龍韜娛樂被視爲“藝人工作室的升級版”,僅簽約徐藝洋、石璽彤、鍾駿一等藝人作爲練習生。但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龍韜娛樂便在藝人經紀和影視製作領域展露頭角,操盤了《熱血少年》《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小小的追球》等劇綜作品。同時,龍韜娛樂迅速搭建起涵蓋影視投資、藝人經紀、音樂製作的全產業鏈:與騰訊視頻合作的《熱血同行》單集版權費突破千萬;主控的《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開創“影視+音樂”聯動模式,其OST專輯銷售額超2000萬元。

圖源:《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官方微博

此後,黃子韜不斷拓展商業版圖。2019年6月,龍韜娛樂跨界佈局建築與餐飲領域,成立子公司龍韜建築,並在三里屯通盈中心二層投資“好實鮮蟹煲”餐廳。2020年,他收購Tianba電競俱樂部,投入800萬元引進韓國明星選手,並打造上海電競主題訓練基地。2022年,Tianba戰隊斬獲PEL和平精英職業聯賽總冠軍,單賽季直播分成收益達3700萬元。

2021年,黃子韜通過永恆星龍娛樂與明星帶貨頭部MCN機構杭州遙望科技共同成立望望龍網絡科技公司,正式進軍直播電商。同年10月,作爲望望龍董事長的黃子韜在快手開啓首場帶貨直播,成績斐然:GMV達2.3億元,累計觀看量突破4000萬,訂單數超160萬,直播期間漲粉超120萬。

也是在這一年,他創立潮牌YKYB(YoungKingYoungBoss),首季銷售額突破1.2億元;與得物APP合作發行的限量NFT數字藏品,在二級市場溢價最高達30倍。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黃子韜任職15家公司,實際控制28家企業,業務範圍覆蓋影視娛樂、電商直播、潮牌服飾、遊戲電競、網絡科技、網約車及租賃等多個領域。

因而,儘管黃子韜曾在直播中表示“我做這個是出於責任感,不是爲了賺錢”,但還是有不少人認爲,做生意怎麼可能是爲了慈善?

而且,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衛生巾是個高毛利率的行業。

被315點名的衛生巾品牌“自由點”母公司百亞股份財報顯示,2024年自由點實現營收30.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6%,營收佔比約93.3%,毛利率達到55.8%;另一家衛生巾品牌七度空間母公司恆安國際公佈的財報也顯示,2024年集團衛生巾業務雖然收入同比下滑8.1%,但毛利率穩定在約63.7%。

而在中國,女孩月經初潮年齡爲12-16歲,約90%的女性在45-55歲絕經。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人口數據,15-54歲年齡段的女性人口約爲4億,作爲超級大國近1/3人口的剛需日用品,衛生巾有超1000億的市場規模。

龐大的市場、高額的利潤,疊加輿論對女性衛生用品的高度關注,讓衛生巾行業成爲資本眼中的“香餑餑”。除黃子韜外,凡客誠品創始人陳年、演員安悅溪,以及頭部直播機構東方甄選等明星、網紅與MCN機構也紛紛入局。無論入局者的初衷如何,商業利益的驅動顯而易見。

當然,“責任感”與“商業利益”並非完全對立。關鍵在於,如何在追求商業回報的同時,切實履行社會責任,而非僅靠口號博取好感。畢竟,市場與消費者最終認可的,永遠是產品的品質與企業的誠意。

本文源自:D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