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聖依在離婚綜藝中吐槽楊子“詐屍式育兒”,網友炸了

近日,《再見愛人4》這檔離婚綜藝節目頻頻登上熱搜,引發了觀衆們的熱烈討論。其中,黃聖依和楊子這對夫妻的教育問題更是成爲了大家關注的焦點。節目一開始,黃聖依便直言:“這是我想離婚的第三年。”在接下來的節目中,她多次向楊子表達了自己的訴求,那就是希望他能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

黃聖依在節目中透露,她希望楊子能多陪陪孩子,但楊子不僅未能如願以償地陪伴孩子,反而經常拉着她一起做直播、忙於各種事務,導致孩子們見到父母的時間大大減少。

作爲一位母親,黃聖依深知家中都是兒子,他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會有一些特定的興趣和需求,而這些往往是媽媽難以滿足的,特別是在孩子需要更多父親陪伴的時候。她特別提到,楊子從未陪孩子去過遊樂場,這讓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缺失了很多寶貴的父愛。

然而,面對黃聖依的訴求,楊子的反應卻顯得頗爲不屑。他強調自己的教育理念與黃聖依截然不同,認爲孩子應該學會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成爲一名有文化的人。

但這樣的迴應顯然無法掩蓋問題的本質,旁邊的嘉賓也忍不住質問他:“爲什麼你就不能承認自己沒有時間陪孩子呢?你整天說自己多麼厲害,賺了多少錢,那你有沒有回饋給黃聖依和孩子呢?能不能放下你所謂的事業,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呢?”

這番質問直擊要害,也讓人們不禁思考: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究竟扮演着怎樣的角色?以下是4點關於父親在孩子教育中重要性的觀點:

1、提供男性榜樣

如果家裡生的是男孩,那麼父親作爲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男性榜樣,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適應社會中的男性角色。他們的言行舉止、價值觀和生活態度都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2、培養冒險精神

相較於母親,父親往往更傾向於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面對挑戰和冒險。這種教育方式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勇氣、自信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些是媽媽在教育中無法很好地滿足孩子,需要爸爸的協助,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把這種精神傳遞給孩子。

3、增強社交能力

父親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通常會與孩子進行更多的互動和遊戲,這有助於提升孩子在學校,生活中的社交技能和團隊合作能力。

不是說媽媽不能,但孩子接觸不同的人,會學到更多的爲人處事方式,這些都是孩子成長中需要學到的技能,

4、促進情感發展

雖然母親在孩子的情感發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父親的陪伴同樣不可或缺。父親的關愛和支持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情感體驗。

回到《再見愛人4》中黃聖依和楊子的相處中,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教育理念如何不同,陪伴孩子的時間和質量都是無法替代的。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文化的薰陶,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陪伴。正如嘉賓們所質問的那樣,楊子確實需要反思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並努力做出改變。

總結來說,父親在孩子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的陪伴和支持不僅有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還能爲孩子提供一個更加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希望每一位父親都能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並努力成爲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堅實後盾。